番外十二 黃明遠和裴淑寧(第1/31 頁)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自陸貞去世後,黃明遠的精神狀態便不是很好,身體也疾病叢生。畢竟黃明遠年紀大了,看似身體強壯,但他早年傷病無數,多有隱患,一旦心氣有所鬆懈,這病氣便如聞到腐肉的蒼蠅一般,侵襲而來。
自貞觀二年二月份開始,黃明遠的身體時好時壞,斷斷續續,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勉強恢復了一些。
朝野內外,對於黃明遠的身體,很是關注。畢竟作為大明王朝的定海神針,雖然黃明遠禪位之後,不再管事,但僅僅是他的存在,對於朝堂、社稷的穩定,便是無可替代的。
黃維揚盼著父親長命百歲,可是他也明白,壽命一時,非人力所能改變的。雖然他儘可能的照顧好父親,但黃明遠真若是時日不在,也是沒辦法的事。
隨著黃明遠年事已高,隨時都有去世的風險,一件當務之急的事情擺在了眼前,而且無法避開,那就是黃明遠的陵寢問題。
陵者,大阜也。本意為從天而下看,四邊形的大土堆,後來便專指帝王之陵墓。
中國的陵墓歷史,已經可以上溯到有文明開始,三皇五帝,俱有陵寢。甚至到漢代,更是發展到陵邑制度,陵墓旁邊建座城,而到了南北朝之後,更是流行因山而陵,挖空一座山建陵寢。
按照傳統文化裡“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的習慣,甚至到後世,國人對待死人比活人更孝順,所以對喪葬之事極為重視。
至於天子,本就富有四海,為了下輩子繼續做天子,恨不得將整個天下的財富都帶到墳墓裡。
傳說曹操掘梁王墓,竟然養活了一支軍隊,可見其陪葬之豐饒。
一般作為天子,從登基開始,便開始修建陵墓。就像漢武帝,登基開始修茂陵,一直修道死,前後五十三年。
其他天子的陵墓修建時間,也基本上和在位時間相仿。
但黃明遠是個例外。
從黃明遠登基之後,便從未修過陵墓。三十年來,多次有人上疏修陵,都被黃明遠拒絕。以至於黃明遠現在年近古稀,竟然還沒有屬於自己的陵墓。
對此上至黃維揚,下至文武百官,都是異常焦急。
畢竟這天子陵墓不是一天能修好的,真若是哪天黃明遠大行了,連埋葬的陵墓都沒有準備,那不傻眼了。
到了安康二十四年,黃明遠六十歲。
這時候黃維揚覺得修陵之事,再不能拖了,於是他帶頭向父親進諫,請求修建皇陵。
黃明遠知道兒子的孝心,不好駁了他們的心意,但也確實不想修陵。於是黃明遠在奏疏上寫了一首打油詩,明發給群臣。.
“上疏只為修陵牆,修與不修有何妨。驪山皇陵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黃明遠這詩發下去,誰也不敢再說什麼。
眾人算是看出來了,天子不是一般的受前隋武皇帝影響,連修墳墓的事情都跟前隋武皇帝一般。楊廣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有能力而沒有修陵墓的人,當初黃明遠將他歸葬洛陽時,都找不到地方,陵墓都是現修的。
此事一直拖到黃維揚繼位,舊事重提。
畢竟黃明遠都禪位了,再不修陵寢,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
黃維揚這邊安排工部修陵,黃明遠知道後,直接告訴兒子,要修他自己的隨便修,反正不許給他修。
不聽就是不孝。
這把黃維揚給整不會,他第一次覺得自己的老子,可能真的有些糊塗了。可是老子的命令,明目張膽地違背,也是不行的。
事情總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