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謀定而後動(第2/2 頁)
卓入宮,於宮中殺之。張將軍可願為國除害,手刃董賊?
張遼抱拳說道:
“願憑驅使!”
劉協扶起張遼,說道:
“好!張將軍真是大漢的棟樑啊!”
張遼想了一會兒,又說道:
“末將想舉薦一人,此人也有殺董賊之心,他的武力不末將之下。”
劉協很感興趣,問道:
“哦,那人是誰?”
張遼說道:
“徐晃!徐晃是我好友,現為騎都尉。徐晃曾經跟我說過,董卓早晚必敗,讓我早點想好出路。”
劉協聽了,一拍手掌,大聲說好!
在原來的三國中,張遼徐晃在董卓、呂布敗亡後,都歸入了曹操麾下,後來都成為了一代名將,都是還沒有發光的金子。
劉協說道:
“後日上午,你到董卓相府請安。到時董卓入宮,必帶你護衛左右。入宮後,朕會當眾下旨,你即可斬殺董卓。”
張遼不解,問道:
“平日裡,董卓一般都是帶呂布在身邊,為何後日會讓末將護衛左右?”
劉協笑著說道:
“張將軍,你放心,後日午時,呂布一定不在董卓身邊,而且,那個時候,呂布會被朕安排的人活捉。”
張遼說道:
“呂布驍勇,如能引開呂布,末將到時定能一舉斬殺董賊!”
劉協笑著說道:
“張將軍,後日,就是你和徐晃護國立功之日!斬殺董賊後,你可與徐晃拿著朕的聖旨,帶著董賊頭顱,收服長安城的西涼軍!”
張遼本以為皇帝會讓他自己想辦法除掉董卓,沒想到一切都安排好了。
最重要的是,小皇帝連引開呂布,以及事後怎麼辦,都已經想好了,這讓張遼有點難以相信。
真沒想到,這個十二歲的小皇帝,居然把事情都安排得這麼周密。
但眼前的事實,又由不得張遼不信。
看到小皇帝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張遼也受到了感染,充滿了信心。
張遼出宮去後,聯絡了徐晃,只有兩天時間了,二人忙著籠絡親信士卒,為第三天殺董卓做好準備。
至於如何引董卓入宮,劉協已經想好了!
第三天早朝快結束時,龍椅上一向不說話的的小皇帝突然站了起來,開口說道:
“朕有旨意!宣旨!”
敖公公拿出擬好的聖旨,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今天下紛亂,關東亂賊四起。若無董太師率西涼軍護駕,大漢必然危亡。董太師之勞苦功高,可比周公伊尹!朕年幼無知,今,封董太師為攝政王,代朕執掌天下!欽此。”
董卓聽說封自己為攝政王,看到皇帝主動給自己加官進爵,高高興興地領旨了!
群臣中,有的諂媚之徒,也都一個勁地給董卓拍馬屁。
劉協心中暗笑:
“董賊,你活不過今日了!在你死之前,先讓你高興高興、放鬆放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