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第2/3 頁)
&ldo;那就好,不過我還是要對你說一個歷史故事,讓你知道一下如果我們失敗了的下場,是和他們一樣的!&rdo;齊藤信二輕輕第笑了笑道。
&ldo;什麼歷史故事?&rdo;水野良田好奇地問道。
&ldo;20世紀30年代,日本軍隊內部存在著很嚴重的鬥爭;由於對政治的看法和理念不同,軍隊內部逐漸分成兩派;&l;皇道派&r;與&l;統制派&r;。統制派是30年代日本陸軍中的派別之一。因意見分歧,1932年從皇道派中分裂,以永田鐵山,東條英機,杉山元,宇恆一成等為核心,自成一派。主要由校級及校級以上級別軍官組成。主張確立總體戰體制,故名。要求先解決&ldo;中國問題&rdo;,然後南北並進,做好同美國、蘇聯長期作戰準備,並消除軍內派閥。而&ldo;皇道派&rdo;是一個鬆散的集團,大體上由年青的野戰部隊軍官,甚至是連級軍官組成的。他們的行動非常大膽、不聽指揮,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曾企圖把日本引向極端國粹主義的方向。他們毫無組織紀律的活動,包括暗殺和搞政變,震驚了比較保守的、主要是由高階軍官組成的對手&ldo;統制派&rdo;。日本軍閥早就有徵服中國進而征服世界的野心。一部分下級青年軍官,更是迫切要求建立軍事獨裁,他們主張發動政變刺殺大臣以達到這個目的。這批人被稱作&ldo;皇道派&rdo;。&rdo;
&ldo;他們是以岡村寧次,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為首領,小畑敏四郎、秦真次、滿井佐吉為實際組織者。十月事件後,陸軍大臣荒木貞夫排斥原陸軍宇垣派(宇垣一成),安插親信,自成一派。因崇尚皇道主義,主張&ldo;清君側&rdo;,實現&ldo;國體明徵&rdo;和&ldo;天皇親政&rdo;,故名。該派強烈主張首先進攻蘇聯,企圖透過武裝政變等行動建立軍部獨裁體制。1934年1月荒木貞夫下臺後,該派與統制派爭奪激烈。1935年統制派陸軍大臣林銑十郎罷免真崎甚三郎的教育總監職務,同年8月12日相澤三郎以殺害統制派首領永田鐵山回報,兩派鬥爭白熱化。1936年二?二六事件後,該派以亂軍罪遭鎮壓,後在&ldo;肅軍&rdo;中遭統制派打擊而趨瓦解。&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