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頒獎(第1/2 頁)
五天後,九號館。
頒獎臺上。
那位主持人一身黑色的西服,手持話筒高聲宣佈喊道:“我宣佈,全國武術交流大賽即將結束,下面由我宣佈本次大賽的得獎名次。”
雖然,部分觀眾全程觀看比賽,對前十名早已清楚。
但是在現場氣氛的渲染下,依舊難以掩心中激動之情。
“第十名,他就是鷹爪擒拿手:李三立。”
“鷹爪擒拿手是一種中國傳統拳法,屬於象形拳的一種。創自河北雄縣陳子正,拳諺稱為“沾衣號脈、分筋錯骨、點穴閉氣。”傳統拳套有十二路行拳、五十路連拳。是由翻子拳變化而來。”
“有意願的朋友,可以去鷹爪門拜師。”
“第九名,譚腿:宋三峰。”
“彈腿是一種以屈伸性腿法為主,並配合各種手法、步法所組成的中國傳統拳術套路。此拳腿法快速屈伸出以激力,如彈射之勢而故名。彈腿始創於唐末宋初五代時期,距今已有千餘年曆史。”
“第八名,綿掌:張元橋。”
“綿掌是優秀的武術拳種之一。手法以掌為主,運轉舒展如綿,動作連而不斷,掌法執行成環,勁力要求內蓄剛勁,外現綿柔,爆發時迅速、快捷。其綜合了內外家拳術的特點,意外拳內聯的形式獨具風格,剛柔相濟、快而不亂、慢而不斷、剛而不犟、柔而步軟,既兼太極拳連綿不斷之長,又具長拳挺拔大方之美。”
“第七名,六合槍:李立東”
“六合槍是傳統槍術之一。槍法以攔、拿、扎、為主,動作簡潔明快,槍法豐富攻守變化都在瞬息之間,演練起來動作優美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六合槍的六合分為內三合、外三合,內三合為“精氣神”,外三合“腰手眼”。”
“第六名,戳腳:楊東峰。”
“戳腳是北方一種以腿腳功夫為主的拳術,相傳起源於宋代,有“北腿之傑”之稱。武松醉打蔣門神,武松使用了戳腳裡的玉環步、鴛鴦腳。戳腳以腿見長,主要腿法有踢、撩、飄、點、見端等。又十分強調手腳並用的技擊方法,拳諺說:“手是兩扇門,全靠腿打人”,“手打三分,腳踢七分”。在身法上要求中正,靈活,主宰於腰,賓輔肩胯。出手由脊發,出腳從臀輸,二者均藉以腰隙肩胯,又常與地趟動作相配合。拳法有“八根”、“九枝”兩派。“八根”多下盤腿法,“九枝”多上盤腿法。一步一腿,一步一腳,連環踢打,手腳並用。”
“第五名,太極:楊路。”
“太極拳,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楊路來自楊氏太極。”
“第四名,八斬刀:尹紅葉”
“八斬刀是詠春拳裡的一種獨有的刀法,取名“八斬刀”並不是指刀本身的名稱,而是指這套刀法的統稱。刀的本身可稱之為合掌刀,它是有兩把一樣大小的刀組合而成的。若把它分開後,交叉平放看似一隻蝴蝶,所以亦有人稱為蝴蝶刀。
雙刀用的是一長、一短的長短刀。到一定的境界後,手上有無刀都行,因為練的是法度,所謂的“八斬刀”,即刀法也是運用“永”字八法的法度,故命名為“八斬刀”。
七名武者依次走向走向領獎臺,接受大家的歡呼,並領取獎金,每人10萬元。
接著主持人留給每位選手一段獲獎感言。
“大家好,我是李三立,來自鷹爪門,我們鷹爪門,歡迎大家前來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