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一章 帝王權衡(第4/4 頁)
王氏一族當年攻城滅國,功勞滔天,亦是一樣。”
“通武侯王賁坐鎮東郡,統率數十萬大軍,鎮壓山東諸郡亂象,為帝國長治久安盡心竭力。”
“上將軍蒙恬,多年來,多在九原、雲中一地,為帝國訓練黃金火騎兵,以應對北胡匈奴之勢。”
“當年帝國一天下的時候,若非蒙恬將軍在北方攔阻胡族,帝國不會那麼順利。”
“近些年來,蒙恬將軍又率兵不斷地同匈奴交手,也是為帝國之故,要為帝國剪滅那個多年來的隱患。”
“都差不多!”
“彼此強弱,就算強,也只是一絲,縱然弱,也只是一絲。”
“……”
“胡亥,你打通武侯的主意,不足夠。”
“通武侯何等人傑,一舉一動,莫大之力,他只會忠心於父皇,忠心於帝國,其餘諸事,皆小。”
“扶蘇兄長當年在齊魯的時候,是那般動靜,有所助力。”
“我如今前來,他也是如此,也是這般助力。”
“蒙恬將軍之所以同扶蘇兄長親近,乃是少幼之故,而通武侯王賁將軍則沒有那般事。”
“……”
公子高用力的搖搖頭,從胡亥手中接過酒水,於胡亥異想天開之言給予駁斥。
他的想法,有些意思。
欲要為之,根本不足夠。
也不可能。
就算是扶蘇兄長同蒙恬將軍關係極好,又能如何?在父皇面前,一切皆小,扶蘇兄長也是不夠。
“兄弟所言甚是。”
“眼下而觀,蒙氏一族和王氏一族,都差不多。”
“但,以後呢?”
“兄弟,你覺五年之後,十年之後,兩家孰強孰弱?”
“……”
胡亥沒有著急辯解,也沒有著急,飲下一口酒水,耐心聽著公子高將那個問題回答著。
有條有理,恰如其分。
也完全的合乎情理。
“以後?”
“五年之後,十年之後?”
“……”
“通武侯王賁將軍現在的年歲已經不小了,近年來,也有聽聞他的身子不太好,當年率兵攻城滅國,留下不少暗傷。”
“五年之後,十年之後,王賁將軍怕是……。”
“嗯。”
“從諸般情形來看,蒙氏一族或許要稍微顯耀一些,只是,就算明耀大過王氏一族,父皇也不會讓蒙氏一族一家獨大的。”
“……”
胡亥又來了一個問題。
以後的兩家強弱?
武成候王翦已經去了,通武侯王賁也老了,也病了,蒙恬將軍……他的年歲也不小了,他和父皇年歲相仿。
從身子來看,蒙恬將軍好一些。
昔年帝國一天下的時候,蒙恬將軍並沒有出太大的力量,接下來對匈奴戰事有成,絲毫不遜色滅國之功的!
此外。
長史蒙毅現在很受器重,以其現在的路子,接下來就要位列九卿了,甚至於一窺李斯現在的位置也未必不能夠。
蒙毅年歲就小多了。
蒙毅的年歲同郡侯叔父差不多。
王家的子弟,近年來也有一些不錯的,通武侯的兒子王離……就有聞他立下不少功勞,頗有武成候王翦當年的氣韻。
但!
以後的帝國,可沒有那麼多攻城滅國的戰事了,欲要立功,也不太容易,縱然可以登高位,也不可同日而語!
故而,十年之後,蒙氏一族或許會強出不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