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十三年啊,張騫遭遇了被捕、囚禁、逃亡、再被捕、再囚禁、再逃亡的生涯,在他第一次逃往西域的過程中,除了一把漢節,沒有任何可以證明身份的東西,而且西域諸國又在匈奴人的控制之下,隨時可能遭遇危險,然而張騫以強大的漢帝國為後盾,憑藉自己的鎮定、果敢、機智,渾身透著凜然不可侵的漢帝國使者的威嚴,令西域諸國君無不望而生畏,這是個天才的外交家。
武帝劉徹聽了張騫夢幻般的出使經歷,大為讚嘆,封張騫為太中大夫。
這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這些人才或多或少都與一個人有關,這個人就是武帝劉徹。張騫的偉大,與劉徹的英明是分不開的,換成其他的皇帝,很可能饒有風趣地聽完張騫的故事後,一贊了之,根本不會去細想張騫西域的見聞,對國家有何深遠的意義。
雄才大略的劉徹,敏銳地意識到,張騫帶回的情報,具有無可估量的價值。
此時,霍去病還未發動河西之戰,通向西域的河西走廊仍然控制在匈奴人手中。
劉徹根據張騫所提供的資訊,從中國的西南,可以經過身毒(印度)而達到大夏、月氏、康居、大宛這些西域的國家。劉徹下定決心,要打通西南的交通線。
元狩元年(前122年),漢武帝命令張騫主持打通西南線,張騫派遣使者分四路出發,深入一千多里,但遇到西南夷族的阻撓以及西南崇山峻嶺以及熱帶叢林的阻擋,最後這次打通西南夷無果而終。
西南交通線未能打通,使漢武帝下決心打通西北交通線河西走廊。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兩次橫掃河西走廊,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並迫使渾邪王投降漢帝國,將河西走廊拱手相讓。
通向西域的大門已經敞開了。
張騫除了是一名外交家與探險家之外,他還兩次參加了對匈奴的戰爭。
第一次是元朔六年(前123年),追隨衛青北伐匈奴,張騫在匈奴呆的時間很長,對於大漠的地質、水文十分了解,當衛青大軍陷入缺水的窘境時,張騫挺身而出,經過細心的勘探,終於尋找到了大量的水源。
戰後,張騫由於尋找水源有功,以及出使西域的驚人勳績,被封為博望侯。
第二次是元狩二年(前121年)與李廣率軍從右北平出發,徵討匈奴左賢王,這次張騫作為獨擋一面的將領,表現不怎麼樣,行軍遲緩,致使先鋒李廣陷入匈奴軍隊的重圍。戰後張騫被判死刑,贖為庶民。
張騫在軍事上蹩腳的表現,無損於他探險絕域的天才。
英雄終有用武之地。
霍去病奪取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大路被開啟。
漠北決戰的偉大勝利,使得匈奴遠遁北方,漠南無王庭。漢匈戰爭的焦點,便轉向了匈奴人控制的西域地區。
張騫的機會來了。
此時的張騫已經是一介平民,但是志在經略四方的武帝劉徹,多次召見張騫,向張騫詢問有關西域的情況。
張騫向漢武帝提出一項宏大的戰略計劃,這項計劃的核心是:與西域的強國烏孫結盟,漢帝國強勢介入西域,並最終控制西域,斬斷匈奴的右臂。
張騫這一高瞻遠矚的&ldo;斷匈奴右臂&rdo;計劃,完全可以媲美於後來諸葛亮的&ldo;隆中對&rdo;,以及二戰中的&ldo;曼斯坦因計劃&rdo;,可以列為世界歷史中最偉大的戰略謀劃。
為什麼選擇烏孫國呢?
這裡必須要說說烏孫國的情況。烏孫國是當時西域諸國中最強大的國家,國王叫昆莫,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昆莫的父親原本是匈奴西部一個小國的國王,後來這個小國遭到匈奴人的入侵,匈奴人殺死了昆莫的父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