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4 頁)
次日吃過早點,孩子們就倚在船舷邊看大海,驚異海水的顏色一夜之間竟變得這麼藍。天祿忽然指著海面嚷起來: 快看,大樓房!大樓房!
天壽也很驚訝: 哎呀,大樓房還會動哩!
果然,海平面上出現了好幾十艘多層樓房那樣巨大的海船。陪在旁邊的鮑鵬笑了,告訴孩子們,那叫躉船,用來囤貨,是各大洋行進出貨物的海上棧房;裡面有好幾艘屬於顛地先生,他就要到他的躉船上去照看他的生意--那可都是十幾萬、幾十萬兩銀子的大生意。
天壽仍然瞧不起鮑鵬,討厭他一開口就吹牛。可是經過 紅寶石 這件事,鮑鵬對兩個孩子十分感激,他私下對孩子們說:要不是天壽拾金不昧,他不但要挨罵捱打、被賣掉,說不定小命也保不住了呢。為此,他處處照顧兩個孩子,言語間甚至有幾分巴結。定是他跟顛地先生說了好話,顛地先生竟同意帶著天祿天壽,隨眾人一起上躉船瞧熱鬧。天壽也就依著師兄的勸告,對鮑鵬要 大面兒上過得去 。
豪斯號到達躉船的時候,正有十多隻載著貨箱的舢板往躉船卸貨,舢板上貨物那麼重,載得那麼滿,叫人擔心一個小小的海浪就能把它打沉。可是這些舢板一見豪斯號駛過來,全都退開,上面的人恭敬地目送顛地先生一行上躉船。
躉船上主事的夷人早就站在船舷邊迎候,很是謙恭。兩人對話片刻,便率眾走向躉船的另一面。鮑鵬小聲告訴孩子們:一艘有名的快船 紅色海盜號 ,剛從印度加爾各答來到伶仃洋,裝的全是顛地先生的貨,正靠上這艘躉船卸貨,顛地先生很高興,要立即親自去看視。
好漂亮的 紅色海盜號 !這隻船身狹長的雙桅船緊靠在躉船的船舷邊,來來往往穿了短號衣的中國工人,透過架在兩條船間的不寬的踏板,把一箱箱貨物扛到躉船甲板上,碼放得整整齊齊。鮑鵬指著紅色海盜號告訴兩個孩子:別看這船也是靠水手劃的,可快得出奇,從加爾各答到這裡,三桅大商船要用九十天,它只用四十天,連咱們這夷人最新發明的小火輪豪斯號,說不定也追它不上哩!
艙裡艙外乃至甲板上,都是貨箱,上面有五顏六色的標牌和西洋字,天祿天壽哥兒倆也不認得,只覺著船上那麼多忙忙碌碌的夷人和穿短衫的中國工人、穿長衫的中國先生,擠來擠去,熱鬧得煩人,便往船尾走。走到船尾,更是吃驚:艙房裡、甲板上,竟都是開著蓋的一箱箱銀元、銀錠、銀元寶!幾個中國先生提著口袋正朝箱子裡傾倒紋銀和洋錢,嘩啷嘩啷響個不了。
這麼多錢!孩子們看得目瞪口呆,這才相信鮑鵬的話也許不是吹牛,顛地還有好幾隻躉船呢!天壽不由得驚奇地問:
這麼多銀子打哪兒來呀?
人家買主買貨付的錢唄! 鮑鵬得意地答道。
哪兒有這麼多有錢的買主? 天祿問。
鮑鵬笑笑, 走,我領你們到躉船頂上去開開眼!
躉船頂上,眼界更加開闊,四面八方都能看得很遠。整個伶仃洋麵上船來船往,熱鬧非凡。他們看到了在豪斯號上看不見的更遠處,停泊著好幾艘三桅大商船,許多舢板絡繹不絕地從商船上裝了貨送回躉船;又有許多劃得飛快的小船像多腳蜈蚣一樣,直奔躉船而來,載了貨又急速而去,來來去去如同穿梭。
鮑鵬指點著告訴兩個孩子:多數貨物都是紅色海盜號那種快船運來的,三桅大商船是往廣州去做茶葉棉布生意的,也順帶給我們捎點貨。所有的貨就存在躉船上。那些蜈蚣一樣的小船,廣州人叫 快蟹 、 扒龍 ,也有叫 飛剪 的,是專門買貨的船,躉船上這麼多銀子都是這些 扒龍 、 快蟹 送來的。貨物經他們一直能送到廣州、福州、廈門呢。
天壽又低下頭去看船尾一箱箱光燦燦的銀元寶,忍不住問: 什麼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