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第1/2 頁)
但對好萊塢來說,其專業就在於處理混音的工作人員可以精細到攤販的叫賣聲、對話聲、流水聲、吵架聲、鳥鳴聲……一切的聲音分別設計和錄製,然後混在一起。
這種方法和前一種有什麼不同呢?
如果你親耳聽一下就知道了。
前者模糊不清、忽遠忽近、缺乏質感。
後者清晰可見、所有的聲音飽滿動聽。
小小一個混音,就有這麼大的區別。
何況電影是上百個環節構成的,一個環節做的不如人家也就罷了,幾百個環節下來,那跟好萊塢差的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尤其是商業電影。
尹賢搞的是文藝片,文藝片大家都差不多,商業片的差別就很明顯了。
特效,不是最明顯嗎?
……
「所以我們要奮起直追,我們沒有好萊塢那種專門培養人才的學校,只能慢慢培養,但過程長一點沒關係,關鍵是,」羅布里道:「我們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電影工業。」
這樣才能對抗好萊塢。
羅布里忽然道:「尹導,您不要自責了,灣灣電影的沒落其實根本不是您的問題。灣灣總共才幾千萬人口,連最基本的電影工業都建不起來的。」
灣灣女演員聽不下去了,怒道:「我們建不起來,你們就可以?」
大陸電影人都笑了:「我們當然可以。」
「別我們你們的了,不都是中國電影嗎,」羅布里抬了一下下巴:「什麼時候你們才能明白,華語電影走出去,就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中國電影呢?」
尹賢看著他們,微微晃神。
中國電影。
在他們身上。
他看到了中國電影的未來。
第152章 坎城電影節(三)
以前, 他在電影道路的選擇上,毫不猶豫。
他認為藝術就該永遠堅持。
藝術就該一塵不染。
可是,當看到灣灣電影一蹶不振, 被好萊塢電影徹底打敗, 無法抵擋商業大片的入侵, 他不是不後悔。
老一輩還能追求個藝術。
年輕一輩,他們知道藝術是什麼?
所以尹賢這麼多年大力扶持灣灣青年演員, 就是試圖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
然而現在他卻發現, 灣灣電影不是靠扶持就能起來的。
灣灣的電影靠扶持……大陸的電影卻靠自己奮發。
養出來的是狗,殺出來的是狼。
……
灣灣電影已經完了,但令人欣慰的是……
中國電影沒有完。
……
晚上五點半,距離首映只有一個多小時了。
坎城電影的首映場和媒體場一般不是同一場,但《華工1863》是開幕式片,所以紅毯一走完,就要進入電影宮放映這場電影了。
對全劇組的人來說,意義非凡。
紅毯開始, 全世界媒體記者們等候在紅毯旁。
就見一輛輛禮賓車開過來,從車上下來一個個演員們。
有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常客,歐洲電影明星們不如好萊塢電影明星一樣出名,因為歐洲電影深受新浪潮的影響,同時因為人口基數的問題,不能形成完整的電影工業,這就是羅布里和尹賢引論過的問題——
所以歐洲本土電影也大都是文藝片, 最多的是歐洲演員和好萊塢六大的合作。
但不能因此低估了歐洲演員們的演技。
羅布里看到一個熟悉的人,丹麥演員麥格。
麥格就是跟羅布里合作bbc《偵探阿爾法之夜》的演員, 十個主演其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