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4/4 頁)
、吞併,至今為止已產生明顯效果,那就是隻有為數不超過四十個家族的勢力已漸漸脫穎而出,並牢牢地佔據在自己的領地上;彼此間涇渭分明,已形成暫時的平衡局面。
所以此次的公國劃分相當順利,除了一些實在偏遠的地區外,總共冊立了三十七個光明教廷之神聖公國,並在公國聯合會議上確立了一系列歸屬於教廷制定的憲法,例如教廷為光明神在世間的唯一代表,教皇則是神之代言人,各公國必須無條件服從任何教廷決議,公國大公的冊立必須由教皇加冕,等等不一而終。
不過在東部大陸上,還有一個勢力讓教廷無法定位,那就是迦希亞人。
教廷以及西方諸國不會忘記,當初在日落原一戰,六十萬迦希亞鐵騎排山倒海般撲來,帶起洶湧澎湃的血之怒潮勢不可擋,差點扭轉戰爭走向。若不是在魔法師軍團聯合之下召喚出火系禁咒,那場戰役最終勝負還真不好說;而且在禁咒召喚完畢時,那些珍稀的魔法師中竟有數十位因承受不住魔力反噬而身亡,以至於當時若曼皇帝得知這個訊息後竟悲傷地質問手下大臣:“究竟是什麼愚蠢的理由使得我們發動這場愚蠢的戰爭!”
同樣,迦希亞人也不會忘記,他們有六十萬手足兄弟倒在了日落原上,死在了教廷與西方聯軍手中,他們流淌出的鮮血早已覆蓋那片土地,至今未乾;勇士們憤怒的吼聲仍在曠野之中繚繞,他們的靈魂已歸不朽!
結果不出所料,教廷試探性地派使者接觸迦希亞人之後,得到的是“迦希亞人的命運由自己掌握!”這個回答。
對於教廷來說,迦希亞人那點勢力不足為道,但為了彰顯教廷在東部大陸上的神聖權利與力量,於是在教皇的異端討伐令之下,東北部大陸六個公國在其他公國的糧餉支援下,聯合出兵四十萬開始對迦希亞人展開北征。
戰火又在新月大草原重新燃起,而面對兵強馬壯、來勢洶洶的聯軍,迦希亞人也不得不被迫邊打邊撤,再次退出南部草原。
此時的迦希亞人已經稍稍恢復元氣,但比起由教廷背後支援的公國聯軍來說還是弱小許多。經過一系列的吞併融合燔羅遊牧民族以及招納、吸收從內地逃來的難民後,迦希亞人的人口數量逐漸增加到六十多萬人左右,但這只是總數量人口,並不是能出戰的軍力,從其中最多能徵調的戰士不超過十五萬,這已是極限。
面對數量是己方一倍還多的敵人,並且是錢糧充足全副武裝的公國聯軍,這場仗該如何去打?而這只是六個公國,就算僥倖打贏了,後面還有三十一個公國以及教廷神聖騎士團無休無止的征伐,迦希亞人的未來在何處?
在此憂慮中,一個全新大膽的想法在阿瑞斯腦海中漸漸浮出。不過無論如何,第一仗一定要打贏。
阿瑞斯天生為戰爭而生。
在長達兩年的初戰中,阿瑞斯率領迦希亞人把戰線逐漸拉長,從新月草原到燔羅,連綿數千裡的大地上到處都是迦希亞人的戰場。利用各個公**隊間的配合失誤以及自身機動性的優勢,迦希亞人不斷蠶食著聯軍,以至於兩年中聯軍投入的總兵力已超過六十萬,死傷不下二十五萬,卻從未能與迦希亞人展開一場徹底的正面決戰。
戰事的發展超出教廷與各個公國的意料。迦希亞人就像被獵狗追趕的鼴鼠般到處躲藏逃跑,一但攻勢稍緩,轉身過來又像牛皮糖一樣緊緊貼著聯軍不放,彷彿迦希亞人天生不知疲累,與公國聯軍一仗接著一仗的打,根本沒有停歇之時。
倘若是正面作戰就算了,迦希亞人仗著地域廣大和機動性優良,來去如風的鐵騎四處出擊偷襲,搞得聯軍疲累不堪、損傷慘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