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有魅力(第1/4 頁)
國內的第一部彩色片,要追溯到1948年的《生死恨》,受環境和技術等印象,雖沒達到最佳效果,但也是國內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我是這樣想的,我們這本子故事就不用多說了,既然是涉及到那些老英雄,涉及到祖國,國旗,開國大典,我就想用最好的方式去呈現他。”
目前還是膠片時代,若是要拍彩色片,只怕要從國外進口。
楊利民深知北影廠財大氣粗,並不在乎。
那既然這樣,就往最好的弄,以後說不定還會在電影史上,留下他的名字。
王楠仔細想了一會兒,倒也認為很有道理。
但他自己還拿不定主意,只能先暫時答應下來。
“這樣,我回去後和大夥兒說說,開工後開個會,應該沒什麼問題。”
現在還在放假呢,他也是真心喜歡《前夜》的故事,才約上老馬親自來拜訪。
現在說起,對楊利民也是滿滿讚譽。
“小楊同志的奉獻精神,我十分佩服。”
“奉獻精神?怎麼說?”
楊利民好奇的湊過腦袋,饒有興致,實在是不知道自己還有奉獻精神呢。
對方就笑道:“若是沒有奉獻精神,怎麼會寫出這樣的故事,還對此有著這麼深刻的理解?”
他一下尷尬了,“哈哈,過獎過獎。”
我說我抄的你信嗎
原劇《我和我的祖國》裡分為好幾個單元,其中《前夜》主要是點題了,比較適合,才被他拿來用。
雖然修修改改,刪減了不少,但劇情還是沒變。
剩餘的幾個,除了光頭崢拍的比較有意思,其他的就那樣。
尤其是陳大導,哎呀,拍的那叫一個尷尬,光記住他兒子了,劇情、節奏什麼的,跟變魔術一樣。
看球不懂。
現在要把《前夜》擴充,最少要有九十分鐘,少了沒意思,多了怕北影廠不願意。
這活他熟啊!
反正就是水嘛
比如工程師媳婦兒那條線可以拿出來講一講,側面描述這種為了家國大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可貴精神。
小徒弟的線啊,領導對工程師態度的轉變啊,都可以作為支線延長,發展到整個故事當中。
之前為了適應話劇刪減的那些,也需要再加進去。
重頭戲就是最後那一幕,工程師爬旗杆,本身就恐高,又為了國旗能順利升起,而義無反顧的上了,肯定震撼人心!
楊利民將他自己的一部分想法,和王楠稍微的交流了一下。
他聽得激動不已,越發覺得這是一個好故事!
“好!我恨不得立馬就啟動這個專案,實在太好了!”
見他驚喜交加,拍手大叫的樣子,楊利民多有些無奈。
這大過年的,放假呢,怎麼還有人主動當社畜的?
他真是不理解。
“你小子,有藏拙啊。”
老馬在一旁搖著腦袋,哭笑不得。
楊利民誠實道:“我早就說了嘛,話劇有限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其實道理大家都懂,他也期望看到《前夜》被搬上大銀幕。
再怎麼說,這也是戰友文工團的作品,楊利民還在文工團掛名呢。
事情要辦好了,自己這邊臉上也有光不是?
三人就著一壺茶,聊了好一半天,老馬和王楠還在這裡留了頓飯。
走的時候,意猶未盡。
在大院兒門口,極為熱情的握著楊利民的手,滿懷笑意道:“小楊同志,期待我們的合作!”
“那裡那裡,都是為國奉獻,應該的,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