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3 頁)
想把女兒接下鄉來,向工宣隊匯報了,竟然得到他們批准。我欣喜若狂,馬上到鎮上買了一隻小竹凳,讓她來了好坐。哪裡知道有一個女同事得知此事後,向工宣隊提出抗議:豐一吟可以帶孩子下來,我們也可以帶,大家都可以帶,那我們這支隊伍還成什麼樣!那個女同事是&ldo;革命&rdo;群眾,而且是黨員幹部,比我這個一般的群眾過硬得多。我母女團圓的願望就這樣破滅了。我偷偷地哭了一場。幸而家中有英娥阿姨帶她睡,接送幼兒園,還不致給媽媽帶來累贅。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1月29日,是我們回家的日子。我剛跨上大卡車,忽然從鎮上奔來一個人,嘴裡喊著:&ldo;有沒有一個叫豐一吟的,家裡來長途電話,快去接!&rdo;我心驚肉跳地跑去,一路設想著種種壞訊息:莫非爸爸出事了?莫非媽媽病了?莫非孩子……
&ldo;餵!一吟姐,&rdo;是好貓的聲音,她們夫婦正在上海探親。&ldo;英娥阿姨中風了,送醫院沒救活,已經去世。家中亂成一團,你快請假回來!&rdo;
&ldo;噢噢,我們今天正好是回家的日子。我本來就已上車,車子等著我呢。我馬上回來!&rdo;我一邊說,一邊已禁不住掉下淚水來,使剛才叫電話的人在一旁吃驚,關心地問我。我說了實情,她似乎替我鬆了一口氣。她哪裡知道英娥阿姨雖然在我家做保姆,卻和自家人一樣。她是1953年還沒搬到日月樓時來我家的。她和我們同甘共苦,已有17年了!她一直有高血壓。平時我們總讓她好好地睡個午覺,雖然年已60,身體還很硬朗呀。我一個個都想到了,怎麼就沒想到她出了事!卡車一路開去,我的淚水禁不住一直在淌。大家安慰我。同事蕭荀說,她有一個人可以介紹給我們,說是做得還不錯的。
回到家裡,仍然淚水難禁。但有三件事必須馬上解決。一是英娥阿姨的後事,二是孩子今後由誰帶,三是家務事找誰來做。恩狗說由他去聯絡殯葬的事。好貓說寶姐已經來電,要我把女兒交給她家。至於家務事,看來就得去找好朋友蕭荀了。
三件事都落實了。殯葬定在2月1日,租了半個大廳。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參加葬禮,英娥阿姨沒有後代,但弟妹們和家屬都來了。
蕭荀介紹的人很快就到,叫阿英媽媽。家務事做得不錯,只是有點厲害。後來我曾看見,她兒子前來探望她時,她一不稱心,就打兒子一個耳光。爸爸每天要喝紹興酒,媽媽有一回吩咐阿英媽媽去買酒時說得囉嗦了些,她回答說:&ldo;你們資產階級挑東挑西的,不如自己去開一家店吧!&rdo;媽媽是個軟弱的人,只是任她去說。我當時有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好比離了婚,總惦念著前夫這樣好那樣好。我們確實很懷念英娥阿姨。直到現在,我還和她的孫女錢珏保持著聯絡。
不是說英娥阿姨沒缺點。她也很兇,但只是一隻&ldo;紙老虎&rdo;。我堂姐豐蓉賡那篇《憶子愷叔二三事》中是這樣描寫英娥阿姨的:
記得文化大革命以前,我母親每年秋天要去上海住上幾個月,其間也必去愷叔家住上幾個月(吟按:英娥阿姨就是這位三大媽介紹的),為的是去幫嬸媽(吟按:我的媽媽徐力民)翻絲綿。母親回來常說:&ldo;英娥性子真躁,你嬸媽去買菜回
來,她常要大聲挑剔:什麼黃魚太小,而且爛的。肉呢!骨頭太重,買得不好,還得讓她(自己)去重買。可是他們誰也不計較她的態度,愷叔則常稱讚英娥菜燒得好吃,吃飯時必幾次三番叫她一起吃。&rdo;英娥在愷叔家將近二十年,分享了他們家庭的歡樂,也分擔了他們家庭的憂患,她早已忘了自己是姓&ldo;何&rdo;的。
其實媽媽自己去買菜,也只是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