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激辯(一)(第1/2 頁)
“我認可十六字方針!”李振華緩緩說道,“十六字方針的確很好地解釋了什麼是現代企業制度,以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途徑!” “但是我不同意衚衕學對這些方針的解釋!” 李振華先是肯定了國家提倡的方針,保證自己不會犯政治錯誤,不會讓人編著辮子,接著把不同意的部分變成胡來的意見,這一樣就把對有關政策的不認同變成了對胡萊個人的不認同。 一招偷樑換柱,自保的好手段! 胡萊微微一怔,這傢伙,不同意我的解釋?這可是專家組的權威表述啊,你質疑?你能放出什麼屁來? “首先,我不同意這是國有企業改革唯一出路的提法!”李振華說道,“企業建立現代管理制度,只是企業出路的一種!” “除了實行現代現代企業制度改革,企業還可以實行私有化,股份化,混合所有化!實際上,企業的發展有多種不同的途徑,也有多種不同的結構形式,不能一刀切!” “每一種形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每一間企業,也有其不同於其他企業的實際情況,只有根據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地適應企業,讓他們找到符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所以,我的想法是,不追求統一的企業結構制度。有的可以透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保留國有企業屬性,有的可以透過拍賣、出售,變成私有企業。有的可以透過股份化改造變成公眾企業。有的可以透過調整股權結構,變成混合所有制企業,國家在企業中依然可以保持著控制權!” “等等!”學員之中,一個女同學舉起了手。“請問什麼是混合所有制企業?” 大家都知道,企業按性質分幾種,一個是大家最熟悉的國營企業(後來叫國有企業),第二個就是私營企業,簡單地說,就是私人創辦和擁有的企業。 第三個就是股份制企業。這些年來,對於部分規模比較大,個人資本不足的企業,往往若干個股東聯合投資,股東之間透過出資額分配股份,確定大家的權利和義務的大小。這就是股份制企業。 這些年來,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對部分管理不善的集體企業、國營企業進行股份化改造,有些改造的好的,還成為了上市公司! 但是“混合所有制”,很多人是第一次聽說。 李振華笑了笑,耐心解釋:“混合所有制,字面上理解,就是多種所有制的混合!簡單來說,就是私有制和公有制的混合!他不是純公有制企業,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私有制企業,他是兩種或者多種所有制共同構成的新型所有制企業!” “多種所有制是什麼意思?我只知道私有制,公有制!”女同學繼續發問,同時站了起來,望向李振華。 女孩二十多歲,一米六七八的樣子,面容精緻,很漂亮。 李振華覺得她有點眼熟,但是一時又想不起來。 這也是大多數的疑問。 因為現在的宣傳機器,一直在宣傳私有經濟是公有制的補充。所以對這兩種性質最為熟悉。 “多種所有制就是除了私有和公有,還有其他種所有。”李振華繼續解釋。 “大家還記得我剛剛說的股份制嗎?他就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私有制企業,嚴格來說,他不屬於任何一個老闆,而是屬於全體股東所有,這是股份制的一種。 還有一種,除了少數幾個大股東,在股東結構裡面,還有大量的其他投資者,包括自然人投資者,這也是一種股份制,是一種更加先進的股份制。大量上市企業就屬於這一種。 這些所有制,和國有、私有組成一起,就是多種所有制! 如果一個企業,他的股東,既有國有股份,又有私有股份,還有其他法人股份,甚至大量的自然人股份,就是混合所有制的企業!” “嗯,講的真好!” 女學員對著李振華嫣然一笑,說道,“聽了你的一席話,我感覺又上了一課!多謝你,李同學!” 李振華怔了一下。這裡的課堂從不點名,她咋知道我姓李? 本想多看她兩眼,她卻坐了下去。 “對啊,這位同學,你的想法很新鮮,很新潮!我覺得我的眼界又開闊了,學到了更多的東西!”一個男學員也起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