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1/2 頁)
後來,生了三個娃,可都沒有活過來。最大的一個在戰難的時候還是養不活了。
期間許二郎有打算給家裡口信的,可是一直找不到人帶,又怕被那戶人知道了,尋來。
一直到後來逃難,都沒能給家裡訊息。
最後來到長安,大王建立大晉朝,重新確立戶籍。那婦子也能入戶了。原來那婦子姓王,叫二花。
家裡分到十幾畝地,可這是王二花又懷上了。和王二花商量過後,把地都種上糧食。再到來長安城裡租了間屋子住了下來。平時許二郎還是在商行做夥計,王二花就在家縫縫補補的,照顧家裡。偶爾再回村子裡看看田地,長安米貴,自家十幾畝地種得好,不僅夠吃,還能糶出去。
安定下來了,就想著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了,那戶人家應該已經不找了,加上許二郎也認識不少商行的人家,有經過家裡那附近的。拜託他們送口信,可是送信的後來回來說,家裡都沒有人了,不知去哪裡了。
人海茫茫的,許二郎也不知去哪裡尋自家人,還在不在都難說。大哭一場後,該怎麼生活還是怎麼生活,只是再面對自家婆娘時,心裡還是有點彆扭。儘管知道不能怪她,當初也是自己最初提出私逃的。可這回自家一個人都找不到了,許二郎心裡只能怪自己。
再後來,想到以後自己只能和王二花相依為命了,大哭一場之後,還是打起精神來幹活。
這會看見三弟,許二郎彆扭之後,滿是羞愧。等許三郎揍了幾拳二郎後,說到阿爹阿孃已經不在了,四弟也不見人影了。
這漢子嚎嚎的大哭起來,拿腦袋往炕上的長板案直磕頭,「阿爹,阿孃,阿弟我是畜生啊,我對不起你們!」
王二花,聽見許二郎的哭聲,跑進來,不知所措的說,「三郎,一切都是我的錯,不管二郎的事,都怪我。」看見許二郎直磕頭,她在地下就跪了下來,跟著磕。
背上的娃娃被吵的也哭了起來。
許三郎好半響才出聲制止,「好了,起來吧!先看看孩子。」
王二花趕緊爬起來,把背上的孩子遞給許三郎。許三郎晃了晃,孩子就不哭了,還衝許三郎笑。看著這比自家小七還小的傢伙,衝著自己賣乖。許三郎那顆再硬的心,也不得不軟了下來。
「那你們之後怎麼打算?我和大兄後來逃難,已經不在原來的村子裡了。現在在粱邑,離長安城大概五天路程。家裡分了六十畝地,原來的婆娘也不在了。」
「現在娶的婆娘,帶了三個娃一起。是個會持家的。家中整理得挺妥當的,這次我走西域做掮客,家中還是靠她打理。」
「三郎,我已經在長安安家了。長安邊上的村子分到十幾畝田地,也起了屋子。以前的村裡地都被分光了,回去也沒地了。還是留在這裡,現在二花又懷上了。等孩子生下來,我帶孩子去看嫂子和大兄。」許二郎認真的對許三郎說。
「那也罷。阿弟說去參軍,可是後來都不見了,也沒訊息。」
許二郎也無能為力,只能跟著感嘆一番。
許三郎惦記著自家的貨物,二郎家也沒有吃午食的習慣,就和二郎回商行了。
夕食許三郎倒是提著肉菜,帶著大牛上門。給王二花送上些許自家在西域買的貨物,還有一匹布和侄子的零嘴。
王二花在許二郎的示意下,忐忑的接過來。
之後幾天,許三郎都是提著肉食到二郎家吃夕食。二郎讓不要再帶,三郎依然是我行我素。二郎家地裡的還沒收成,就他一個在商行搬搬抬抬的,賺不了多少。家中小兒還嗷嗷待哺。
等許三郎準備啟程歸家時,還給二郎家買了只母羊,讓他給侄子餵羊奶,這是從他婦子那學來的。
而管事看見許三郎認識許二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