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3 頁)
她現在忙著帶孩子,等到孩子大了,她就閒在家裡嗎?王月個性好強,對孩子有耐心有經驗,選這一行業作為自己以後的事業成功性高,他也希望王月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跟原來那般,病的沒錢治病,只能在床上一日一日的衰竭,早早的就離開了人世,愛若珍寶的孩子懷抱著怨恨長大,最後落得這麼一個下場。。
有一份工作,就多了一份源源不斷的收入。
他現在可以因為知道後世的發展軌跡掙下大筆錢財,意外卻不會因為這個就避開他。
要是他出事了呢?他遇到什麼意外呢?
有自己鍾愛的事業,收入是一個方面,另一面,可以從工作中得到自己的肯定,衣食無憂之後,這才是對一個人精神面貌影響最大的。
出於這些考慮,周恆花費了很大心力幫助這個託管班的構設。
一開始有些家長不放心,有的時候會來突擊檢查,看過之後也說不出什麼不好的話來,雖然一個月十塊錢的託管費很貴,有不少人拿出來都很肉疼,但確實物有所值,那個伙食不說。還給發衣服,而且在那裡可以玩到各種家裡舍不買的玩具,可以跟許多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去那裡之後人也講禮貌了,懂得也多了,人也更活潑開朗,嘰嘰喳喳的,對一些忙碌自己事業、又不缺錢的人來說,是一個很適合的地方。
看自己的努力受到了肯定,王月更來勁了。
這裡沒有地給她種,家裡的活計也有爸媽幫襯,現在她弄了個託管班,收入匪淺,一個孩子一個月十塊,十個孩子一個月那就是一百塊,比大多數工人的工資都要高了,扣除成本,比如說玩具啊,吃食什麼的,每個月淨收入也跟正式工人差不多,就是萬一週恆那份工幹不下去了,她們在這裡也不至於失去了經濟來源。
也因為這樣,原先是周恆定期買書回來,現在她自己主動也會購買其他的報紙,去圖書館看相關的書籍,她還特意去參加了考試,成功的拿到了高中畢業證,自學了很多幼師課程。
幾年下來,她這個託管班就聲名在外,為了更好的教育場所,也為了這個小院塞不下的人數,把另一套四合院整理了一下,重新裝修,變成了一間幼兒園,僱傭的人手也多了三個。
這些都是家長口口相傳給她介紹來的生意,還在周恆的勸說下,去相關的部門辦取了相應的手續,他們這也有了正式的名字,名叫朝陽幼兒園。
夫妻兩個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業,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李盛和王傑現在是市裡小有名氣的包工頭,沒幾年就在老家建起了房子,除此之外也籌謀著在市裡買房定居,他們的步伐慢了一點,卻也穩紮穩打的向上走著。
而在村裡的李青則是在他到了五十歲之後,每年收著李大伯轉送的糧食,那糧食絕對夠他一年的口糧,他要是病了,只要付出一半的醫藥費,另外一半的醫藥費自有別人轉到醫生手裡,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陳芳病了的時候也想這樣,可惜,醫生直接拒絕了,她撒潑打滾,只換來一句以後李青的醫藥費也不給的結果。
陳芳不敢賭。從李石到現在的表現來看,他說到做到。
他當然不憤,尤其是看著他們沾光的一個個飛黃騰達,他這個親爸卻什麼都沒有,在村裡說了很多壞話,可是沒有幾個人願意應承他的。
當初的事沒有幾個不知道的,而且周恆還把村裡的小學重新翻修了,承諾去那裡念書的本村孩子一律免費。
還聽說打算修一修村裡的路,以後去鎮上就方便多了。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這話不是沒有道理的,說到他,嘴裡只有好話,不然就是忘恩負義了。
李青也不是沒有想過去鬧,但是他沒有周恆的聯絡方式,也不知道他的住址,久久的見不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