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5章(第2/2 頁)
息後大大鬆了一口氣,這兩個地方距離海塞卜都不算太遠,至於由此所將產生的採購費用,那肯定是沒法節省了。
唯一能省錢的地方,大概就只有海漢自己出船承擔煤炭的運輸任務,這樣至少可以在成本中將運費的部分省下一些。
但對於缺乏造船能力的特戰師來說,目前能夠部署到波斯灣地區的運力同樣也是十分有限,具體怎麼調配,仍然有待於更精細的策劃。
在對海塞卜劃定搬遷範圍的時候,得益於阿布都拉的命令,本地的民眾倒也算配合,暫時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可見那位胖胖的酋長雖然很少在自己的子民面前露面,但依然擁有非常高的威信。
但招募本地民眾充當勞工的計劃,卻進行得並不順利。
或許是仍對海漢這群外來者懷有一定的戒心,阿拉伯人對於為外國老闆打工明顯缺乏興趣,哪怕海漢這邊宣佈將為勞工提供優厚報酬,以及長期的工作崗位,應聘者依然寥寥無幾。
這些世世代代以漁業謀生的本地人,依然還是將出海捕魚作為賴以謀生的手段,也不太能理解為何這些外國人要在這裡大張旗鼓地修建港口。以他們的眼光見識,更是無法想象海塞卜今後的開發建設,會對他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多大的改變。
無奈之下,錢天敦也只能先讓受僱傭的少數阿拉伯人幹起來再說,等這些人拿到報酬,過上比普通漁民更好的日子,才能對本地人起到示範作用,讓他們意識到為海漢幹活的好處。
協調安排各種事務,讓艦隊在海塞卜又逗留了大約半個月的時間。
在此期間,艦隊所有人員都作為勞工投入到了基建工程當中,在海岸線上平整出了大約一里見方的一塊地皮,作為港區的一期工程。
一月下旬,錢天敦與希胡部落的代表一起出席了港區的建設啟動儀式。作為紀念,一塊三尺寬七尺高的石碑,被樹立在目前還空蕩蕩的港區中。
石碑的一面刻滿了銘文,內容是有關海漢國與希胡部落達成的合作開發海塞卜的協議,以漢字和阿拉伯文兩種文字記錄。
石碑的另一面,則是刻著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那是錢天敦為海塞卜新港親筆題寫的地名——伏波港。
:()1627崛起南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