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蔡氏好感,結盟黃祖(求首訂)(第1/3 頁)
聖人,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
太守府前廳。
留守在上庸的婁圭、石韜、王平等文武,已經早早的等在議事廳堂中。
剛剛投奔的楊修不知何時,已經站到了眾人中間,並且與石韜等人談笑風生,看上去相處得甚是和睦自在。
想來也是,石韜也是博學之士,楊修肯定聽說過其名。
對有學問的人,以弘農楊家的家教,不會怠慢了。
見到魏石到來,楊、婁、石等人立即迎了上來,要不是考慮到魏石急與韓嬙相見,他們昨天就想和魏石好好敘談一次。
“府君,剛才楊使君說,我們與匈奴人達成了茶馬交易的條件,不知可是真的,要是確切的話,我們接下來,就不用擔心糧秣、軍資緊缺了。”
婁圭一見魏石的面,就興奮的訴說起來。
他現在的官職是太守府倉曹,也相當於是魏石的錢袋子,東三郡這個地方田少出產少,茶、鹽等特產要是找不到銷路,那就無法從荊州購得糧秣和其他的軍資。
魏石點了點頭,笑著拱了拱手,道:“這段時間,婁師在後方籌措軍資,甚是辛苦,石在此多謝了,這一次確實是與匈奴左部達成茶馬交換的協議。”
“我們接下來,按照分批交易的數目,能用馬匹和劉荊州交換糧秣、兵器鎧甲等急需,西征漢中的輜重就有了著落。”
東三郡共有四城:房陵、上庸、西城、碭縣。
魏石現在佔領了兩座,碭縣位於漢水北岸,人口稀少,不足為慮,最後一座漢月谷地的大城,西城尚在申儀的控制之中。
在北上之前,魏石手底下將卒未經大的戰事,經驗不足,與荊州劉表的關係也還沒有理順,現在則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魏石從關中返回。
他在崤山和嶢關的勝利,很快就傳到了襄陽。
劉表得知魏石取勝的訊息,心情大為舒暢。
前不久,劉備在葉縣、方城一帶與曹操軍打了幾個來回,雙方打得激烈,關羽、張飛兩員大將更是身先士卒,領軍猛攻曹軍營寨。
曹軍一方,也是雲集了夏侯惇、于禁、李典、滿寵等多員戰將,謀士方面,程昱等人也隨軍左右參劃。
這一仗,曹軍守,劉備攻。
雖然劉、關、張三兄弟很是賣力,但奈何兵力始終處於下風,就算取得了一、二次小勝,也是於大局無補。
在損失了千餘人馬之後,劉備終於攻不動了,下令撤退回新野。
這一番戰事下來,劉備軍的損失,自會報送到劉表這裡,為了補充軍資諸事,又是一番扯皮。
相比之下,魏石則要讓劉表順心許多。
同樣是和曹軍打仗,魏石不僅沒有向劉表報損,而且還繳獲了數百匹的西涼戰馬。
這些戰馬之中,有不少是未受傷的精騎,就算是受過傷的,在荊州軍中也是難得的上好戰馬。
荊州地處南方。
戰馬獲得不易。
劉表自打經營荊州以來,精打細算也只是組建了一支千餘騎的騎軍。
魏石送來的這些戰馬,雖然是要用糧秣、甲具和兵器交換,但不管是劉表還是蔡瑁、張允,都覺得魏石這人大氣,不象劉備那樣小氣,總想佔荊州的便宜。
“魏石這侄兒,認得值。看來,接下來還要好好的相待才是,切切不能冷落。”蔡氏在得知魏石得勝回來,並給劉表送來戰馬的訊息,一時喜不自禁。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蔡氏在荊州雖有劉表寵幸,一時風光無兩。
但這一份寵幸能維繫多久,蔡氏也是擔心。
畢竟,劉表的年紀已經太大,身體也是每況愈下,就連最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