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韓嬙遊說,法正到來(第1/3 頁)
傳國玉璽?
魏石聽到袁宣之言,不由得一驚,腳步停頓了下來。
漢朝的傳國玉璽,相傳是秦始皇稱帝時所刻,原身就是那枚戰國和氏璧。
王莽篡位之時,孝平皇后王嬿不肯給予,將玉璽摔在地上,摔掉了一角。後被王莽用黃金鑲嵌缺口,用其登基。
董卓火燒洛陽之時,孫堅於宮殿枯井中得到玉璽,後來,孫堅戰死,孫策攜玉璽投奔袁術。
為開拓江東基業,孫策將傳國玉璽質押在袁術手中,借得三千兵士,五百馬匹,去攻打江東。
在此之後,袁術因得玉璽而自大,以為天命所歸稱帝,結果落了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連帶著,袁宣、袁耀等子女也被曹操、孫權等諸侯所擄,這樣的結果,對袁家來說,玉璽不是傳國之寶,反而是害人之物。
“國之重器,不可擅自提及,以免惹人殺身之禍。”魏石盯著袁宣的眼睛,眼神漸漸凌厲起來,說話的語氣也重了不少。
在稱帝的誘惑面前,袁術沒有能抵擋得住。
魏石不知道,自己行不行。
另外,袁宣不是韓嬙,魏石於她還只是身體上的交融,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子,內心裡面想的是什麼,魏石還沒摸清楚。
萬一她和楊修之母袁氏一樣,抱著為袁氏復起的目的,那魏石就要好好思量一番了。
想到這裡,魏石的腳步情不自禁朝韓嬙的住處走去。
在這個爾虞我詐的三國,他最信任的還是當初一起患難的女人。
雖然她的家世同樣是寒門,給不了魏石什麼幫助。
為人也不是那麼精明,還時不時的執著於給魏石納妾,但就是這樣的韓嬙,讓魏石濃濃的感受到了真實。
太過精明的女人,總有一天會反過來傷到自己。
只有大智若愚,才能笑到最後。
魏石希望,在自己成長的同時,韓嬙能跟著自己一起成長。
“府君是來找夫人嗎?夫人不在府中,聽說是去了堵水畔的桑田?”宋玉娘聽到魏石腳步聲,紅著臉出來稟告。
她這兩天來了月水,一時無法多動,要不然的話,也要跟著韓嬙去了。
魏石記得,上庸城外本來是沒有桑田的,是他取了上庸之後,才由酈邑那邊遷居過來的移民沿著山坡開墾而得。
農事之要,重在桑麻。
在棉花沒有傳入中國之前,桑麻是最重要的織物原材料。
“家有賢妻,如有一寶。”
韓嬙帶著鄉人在上庸的谷地開墾種桑,其平易近人、與鄉人打成一片的態度,讓她贏得了很好的口碑。
在這方面,就連魏石也是多有不及。
沒辦法。
人的精力有限。
在戰場上、權謀上用的腦子多了,對日常一塊就關注的少了。
幸虧韓嬙一直暗暗的幫著彌補這一塊的缺陷,要不然的話,時間久了,魏石再想與鄉人敘敘舊,瞭解下最底層的生活狀況,怕是沒有了可能性。
等魏石來到堵水與漢水交匯處的谷地時,前面已經泱泱的擠了一大批人,其中有不少人,都是魏石認識的村人。
陳小南父女、王恩的父親、還有鍾林的父母......。
這些熟悉的身影,正促擁著韓嬙,在興奮的說著什麼,而在韓嬙的身邊,還站著一個讓魏石想不到的人。
韓浩韓元嗣。
這個在昆陽被魏石俘虜的曹軍將領,臉上曬得黝黑,穿著和平常的鄉邑布衣無異,手裡還拿著一把丈尺,看樣子是在丈量桑田的面積。
看到魏石到來,韓浩的頭立馬低了下去,身子也往後縮了一縮。
“韓元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