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凡辰湖(第1/2 頁)
史官筆記和水土人情類的地理雜記對中州定義最大的分歧就是地域的界限。
神山背書的《中州地理志》中以天山山脈、東海岸線、落霞山脈和大風嶺山脈為中州四境之界。中間景色秀美、資源肥沃的地方又被稱為中原,而除中原之外皆是蠻夷,都是異域。
還有一些雜記中的中州泛指以神山為中心的,離江上下游在信仰上接受過神山教化的地區。
不論是哪種說法,大陸西南方的紫杉林都是富饒與貧瘠,文明與野蠻的邊緣。
此處深處西南大山,活動的妖獸多為狼蜥獸之類的低階妖獸,只與南蠻之地一山相隔。
叢林最深處是一面清湖,面積不大,兩岸不足百步,大修者區區一躍之距,但景色極美。它沒有名字,即便在勘探極為全面的《中州地理志》上,它也是個無足輕重一筆帶過的地方。
但現在,有個人不遠千里來到了這裡,結廬而居,還給它有取了名字。
凡辰湖!
……
陳凡來到凡辰湖已經有半年,這半年他勤修不輟,於前日達到金剛五品。
半年的時間從入門修者到金剛五品,這個速度放在青石宗一定可以被列為核心弟子。
褪去四年不通靈海的廢柴外衣,雙靈脈的陳凡是個極為難得的修煉天才。璞玉蒙塵,卻終有發光的一天。少年時的艱難遭遇,打磨了他的意志,這更是一個修者最為稀缺的品質。
除此之外,還有青葉大師給他的幫助!
整理大師遺物時,陳凡發現了一本筆記。
這本筆記是青葉大師自天啟歷39年開始記錄,內容駁雜,既有他的山水見聞,又有他對修行的見解,還有他從39歲開始經歷的每一場大戰的覆盤拆解。
青葉大師雖然已經不再,但他的這本筆記卻代替他給陳凡傳道解惑。
青葉在筆記中說修者的成長與五個因素息息相關!
一是心法,修者將靈氣轉化為靈晶儲存在靈海,靠的就是心法,心法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轉化的效率。中州大陸各門各派的心法各有不同,但凡傳承千年以上的門派,它們的心法久經考證,皆為上等。但不是人人都能加入名門大派,民間有大量無門無派的散修者,他們的心法大多出處不詳。這些心法又被稱為地攤心法,不僅對靈氣的轉化效率極低,甚至對身體有一些副作用。
青葉大師的筆記中,詳細考證了幾大熱門心法的效率。以金剛大圓滿修者從靈海乾涸到充盈計算,天機閣的天機要訣最好,只需修者入定四個周天便能靈海充盈。青石、東海、大周朝和神農教等高門大派的心法稍遜於天機要訣,屬於第二梯隊,彼此間不分高下,大約需要五六個周天。
至於民間散修的心法,就更加參差不齊了,有甚者需要三十個周天方能注滿靈海。
二是基礎,修者在入門前要打熬筋骨、洗筋伐髓,這是身體基礎。還有打坐、吐納、呼吸這樣的基本功,也是一種基礎。樹高千丈,營養卻還是在根部,基礎的作用不容小覷,
陳凡四年不開海,卻從未放棄,這四年他一遍遍夯實的正是自己的基礎。開海時服用的九轉飛仙丹,更是萬金難求的超極品丹藥,雖然吞丹至今已有半年,陳凡依然能感受到藥性裨益四體,潤養百骸。
三是功法,修者內修心法化靈氣為靈晶,外修功法化靈晶為靈力。這是一個迴圈,正是這週而復始的迴圈,修者才得以成長。而作為這個迴圈中最重要的一環,功法的作用不言自明。
四是戰鬥,縱觀青葉的一生,就是在不斷的戰鬥,無論是將星賽上的少年成名,還是入聖後接連挑戰幾大門派的聖仙高手,戰鬥永遠是最好的成長方式。
五是天賦,所有的宗門都認為天賦是最重要的,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