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生存,人世慾望的最真實需求(第1/1 頁)
有能夠永生的人嗎?只要是人都有壽命的限制,永生只能是神話,死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不管王侯將相,還是凡夫俗子,都要面對死亡的侵襲,最終都要結束自己短暫的生命,埋於黃土之下。
追求長生,是很多人的夙願,不可磨滅的慾望,甚至於是放不下的執念。不管是傳說中的人文始祖黃帝,還是第一次真正一統華夏的秦始皇,亦或是對外建立豐功偉績的漢武帝,都是孜孜不懈地追求修道長生。
已是掌握極致權力的他們,依然放不下生死的執念,想要長生,或許是因為放不下對權力的慾望,亦或許是放不下對生命的執著。要知道,權力是可以慢慢積累,也可以逐漸消亡,真實中藏著虛幻。
然而,作為一個存在的主體,人的生命始終是屬於自己。存在,或者說生存著,才能掌控著一切,感觸著一切,享受著一切。有生命,才會有一切:沒有生命,擁有再多也只是幫別人代管。
始皇帝一統神州,車同軌、書同文,以為可以做到千秋萬世,可以享受世間的一切,而這些的基礎便是他能永世活下去。於是,他讓手下海外求仙問道,為的就是能長久地生活下去。
生,是所有慾望的基石。沒有生的存在,慾望就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最終都是鏡中水花般成為泡影。不管是對權力、愛情、性慾、事業的追求,還是其它崇高的想法,存在都是第一位的。
對權力的痴迷、對愛情的貪戀、對事業的執著,看似很真實,也可能實現,但它們的前提都是人要存在著。唯有活著的人,才能把所有的慾望、難以實現的夙願,經過努力去一一完成。
沒有生命的存在,如何去完成夙願,如何去實現慾望。一個死去的人,哪怕他的思想和意識都流傳下來,後世的人讓這些以實質的形式呈現,但這和前人都已經沒有關係,完成偉業的人還是後人。
就像一場足球賽,從後場到前場的進攻,許多球員都做出了貢獻,然而真正能被記住的,往往是那個最終把球射進球門的人。不是先前的人沒有功勞,而是真實的成就,總是體現在最後那個做出努力的人身上。
人生慾望的實現,夙願的完成,也是如此,所有的背景都是在生存的狀態下才有意義。後人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拼搏,成果的出現總是許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而能留下更響亮名聲的往往是那個畫出最後一筆的人。
生是什麼?是死的前在。因為生的存在,才能讓死去的虛無變成現實。存在的意義就是讓現實變成了實質,而不是夢境和想象。夢境和想象中再完美,對實際的生存都沒有任何幫助,更不能讓生存的身軀得到慰藉。
因此,生才是當下存在的終極價值和真實意義。只有是生存的,才能讓生存的人感受到結果帶來的身軀充實和心情愉悅。再完美的結果,對一個已經死去的人都沒有任何實質的幫助。
沒有生,再冠冕堂皇的說辭,都感悟和觸控不到。就如一隻出生便死去的老虎,怎麼也不知道兔肉的味道是怎樣的。只有生存在,才讓慾望成為可能,才能實現存在的真實需求。
人生也是如此,存在著才有可能;不存在了,說什麼都是假的。生,才是人世間慾望的最真實需求,也是最低的要求。生是人生的起點,也是萬丈高樓的基石,基石存在,才有高樓的存在,沒有基石,高樓就轟然倒塌了。
人間是真實還是虛無,或許難以回答,但是站在此在的點,人生便是真實。前在、後在,雖與此在存在聯絡,但每個聯絡其實都是一個生死的選擇。人生最真實的,就是此時的生,當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