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定身咒(第1/2 頁)
大哥與大嫂的孝順,更是讓鄰里鄉親交口稱讚,他們隔三差五地回家探望,每次都不忘帶回許多珍貴的禮物,這份光鮮與榮耀,再次將張家推向了村裡的風口浪尖。
相比之下,張元順顯得格外黯淡。
他既沒有大哥那樣的才學,也無法承擔最重的農活。
度餘生的女子,終究還是選擇了離開,因為她無法接受一個沒有學問和功名的伴侶。
而他的妻子,性格潑辣,對張元順這個同母異父卻遠不如大哥的丈夫,滿是嫌棄。
她的選擇,更多是出於對大哥的尊重與仰慕。
張元順心裡清楚,自己曾是大盛帝國中才華橫溢的少年,即使青春不再,那份才情也曾讓他成為矚目的焦點。
他試圖透過吟誦記憶中的詩詞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卻發現那些曾經信手拈來的佳句,如今卻如同被時間的沙塵掩埋,難以尋覓。
他彷彿被所有人遺忘,包括他的妻子,他們的眼中只有大哥的光芒萬丈。
這一刻,他終於站在了曾經夢寐以求的位置——遠離了所有人的關注,卻也失去了那份被矚目的榮耀。
他心中沒有絲毫的喜悅,反而被一股難以名狀的失落填滿。
他懷念那個曾經被眾人環繞的自己,懷念那些熾熱的目光,那些沉甸甸的期待。
更甚的是,他懷念那段無憂無慮、無需為生活奔波的時光。
每當他對生活的艱辛發出感慨,總有人會淡淡地回應:“誰不是這樣熬過來的?”
言語中帶著幾分戲謔,幾分無奈,彷彿在提醒他,與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相比,他已經足夠幸運。
畢竟,在這個饑荒頻發的時代,張家的餐桌上從未缺少過食物,即便是粗茶淡飯,也足以讓許多人羨慕不已。
張元順站在田埂上,望著遠處忙碌的身影,心中五味雜陳。
他意識到,生活或許就是這樣,一邊失去,一邊得到,而他所能做的,就是在這片土地上,繼續書寫屬於自己的故事,哪怕那故事不再輝煌,卻也真實而堅韌。
相比之下,別家的生活可能就只剩下黑漆漆、毫無滋味的麵糊,或是勉強充飢、口感粗糙的野菜糠粥來度日。
這樣的日子,對於張元順來說,總是讓他內心五味雜陳。
他暗自思量,自己本不應淪落至此,大哥所擁有的一切榮華富貴,按理說都該是他的囊中之物!
可悲的是,他的這些怨言與不甘,就如同風中的泡沫,無人願意相信,甚至包括他的至親——父母。
每當他試圖申訴內心的不公時,迎接他的總是父母那充滿懷疑與失望的目光,那眼神彷彿在無聲地質問他為何會有如此荒謬的想法,滿載著對一個自欺欺人者的無奈。
母親那雙歷經滄桑的眼睛深深凝視著他,緩緩吐出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每一個抉擇付出相應的代價。”
這句話如同重錘一般,敲擊在他的心上,讓他在無數個無為的日子裡,只能默默承受著歲月的侵蝕,漸漸老去。
他的兒女雖然還算孝順,但無奈家境平平,沒有多餘的能力改變現狀。
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如同晴天霹靂,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對高昂的醫藥費用,他們束手無策。
張元順只能躺在床上,無力地感受著生命的火焰一點點熄滅,最終在無盡的痛苦與遺憾中,告別了這個讓他既愛又恨的世界。
臨終之際,一個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他的腦海——如果當年在私塾裡,那位學識淵博的先生能夠慧眼識珠,發現並培養的是自己,那麼現在的一切,是否都會變得不同?然而,人生沒有如果,時光不會倒流,所有的假設都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