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帝后23(第3/3 頁)
勉強滿意地點了頭。
他也是在剛才突然想起來,阿嫦那天到最後也沒說舉薦什麼人的。
這也不是什麼大事,阿嫦沒說,他這邊去問就是了。
盧氏那邊不論,鄭家才算是阿嫦的孃家。
都是自家人,何必那麼見外呢?
一點都不見外的周行訓把這事安排下去之後,就暫時拋到了腦後,他這會兒有別的事做。
雖然那日從盧皎月那裡問出了科舉制度的一些基本形制,但周行訓並沒有大手一揮、直接推行。他隱約意識到自己將要對上是怎樣的龐然大物,莽莽撞撞地碰上去只會撞得頭破血流。
周行訓從來不是那麼蠢的人。
正相反,當有目標、有想做的事時,他能成為最耐心也最細緻的那個獵人。
他開始三天兩頭地往政事堂跑,拿起那些他以前覺得多看一眼都是浪費時間的奏表,一點點從字裡行間透露的訊息梳理著如今的朝堂的關係。
宰相們雖然詫異於皇帝的突然轉性,但是到底只能默默接受。反倒是對周行訓有點了解的杜廣融快坐不下去了。
這位要搞事!
絕對是搞大事!!
但問題是他居然一時半會兒看不出這人要搞什麼事。
杜廣融頓時覺得自己杯子裡的茶都燙嘴了起來。
好在這個時候,東北邊突然傳來訊息,博州節度使暗中藏匿財物、囤積
糧食。擱在太平年景,這舉動或許會被認成貪汙受賄之類的罪名,但是打了這麼些年仗,就算是對局勢再怎麼不敏感的人也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這是想造反!
堂內目光一時都似有若無地落在周行訓身上。
造這位的反,是不是有點想不開?離這位陛下攻入長安還不到兩年呢,這就“忘了()”,是不是有點太快了?
直視聖顏到底是冒犯,堂內的眾人只是瞥了點餘光過去,就飛快又收回,私底下互相交換的視線卻沒有間斷。
有人默不作聲地往南邊努了努嘴,有幾個還目露疑惑的人頓時生出點恍然來。
≈dash;≈dash;因為南吳來使。
瘋馬的事就發生在宮中,或許還能瞞住,但是那馬僕劫持皇后鬧出了那麼大的動靜,有心人稍微一打聽就能知道。
南吳使團的人劫持了皇后,可是周行訓非但沒有出兵,反而把南吳使者全須全尾地送了回去。
這實在讓人忍不住在心底生出點計較:他到底是不想出兵、還是不能出兵?
周行訓和偽趙對峙那麼多年,雖說最後拿下來長安城,可是自己也是元氣大傷。只是當時周行訓的大軍來勢浩浩蕩蕩,宛若攜天地之威,實在無人敢略其鋒芒,周邊藩鎮上表稱臣的速度一個比一個快。
如今時隔一年多,終於有人回過神來,想做這得利的漁翁。
周行訓眯著眼看了一會兒,突然笑了出來。
他抬頭,斬釘截鐵,朕要親征!?()?[()”!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