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英格蘭終於要對“美國人”徵稅了!(第1/4 頁)
第237章 英格蘭終於要對“美國人”徵稅了!
在整個北美大陸,要是論富裕程度,除了齊國的暄州總督區外,當屬馬薩諸塞。不過,前者完全是依託黃金的發現和開採而驟然暴富,未必有可持續性。而後者卻是靠著一步步“踏實肯幹”和精明過人的生意頭腦,慢慢積累了無數的財富,從而過上了一種遠超英格蘭本土的富庶生活。
馬薩諸塞人經過一百多年的苦心經營,不僅實現了糧食自給有餘,而且還透過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建立了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糖三角”貿易圈。
所謂的“糖三角”貿易,即把新英格蘭的魚乾、糧食、木材、牲畜運送到西印度群島(即加勒比群島),卸貨後運輸糖類製品去歐洲,在歐洲卸貨後裝載工業品、棉紡織品、葡萄酒等返回新英格蘭,這樣當大西洋市場的經濟引擎就逐漸從巴西移到西印度群島了,而馬薩諸塞的清教徒移民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要知道,從事蔗糖行業的西印度群島,可謂是寸土寸金,不能或者很少能生產足夠的農副產品,並且需要進口大量牲畜用以供給榨糖機械動力和運輸。
所以,馬薩諸塞人就此掌握對西印度群島出口穀物、魚、牲畜和木桶的這樣穩賺不賠的生意,這樣當他們的船隻出沒與西印度群島不用帶著壓艙物空跑,所以在裝載當地產品的同時,就比其他的競爭者成本更低。
當然,這還是有賴於英格蘭本土足夠給力,當年倫敦決心對荷蘭的海上馬車伕發起挑戰,透過了《航海條例》,將實力雄厚的荷蘭船主從英格蘭的商業體系排除出去,擺脫了“自由飛翔的荷蘭人”的競爭,為英格蘭本土和馬薩諸塞的船主們贏得了大量業務機會,同時也刺激了對“英格蘭製造”的船隻的需求。
馬薩諸塞的造船業從簡單的小漁船開始起步,然後又轉向更大型的船隻建造,儘管這裡的勞動力要比英格蘭本土貴,但是大量廉價而優質的木材壓低了成本,所以造船成本要比英格蘭本土更低,造船業很快成為馬薩諸塞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除了造船業,馬薩諸塞還有一項極為重要的產業,那就是釀酒。
齊國的甘蔗酒釀造工藝早就在五十多年前便透過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途徑,傳到了加勒比地區和巴西地區,並隨後又擴散至馬薩諸塞。
在這樣的競爭中,英屬北美南方殖民地主要生產英國急需的原料和經濟作物,經濟上還有互補性,但在北方几處殖民領地,則在經濟方面對抗性更強。
於是,在三十多年前,馬薩諸塞便成為當時最有競爭力的朗姆酒釀造中心,每年從西印度群島進口上萬桶的糖蜜來釀酒。它生產的朗姆酒除了供給北美殖民地消費外,還用於和印第安人進行毛皮交易,以及出口非洲換取奴隸。換回的非洲奴隸在西印度群島出售後,除了直接賺取金錢之外,還被用於繼續採購糖蜜和砂糖,然後帶回馬薩諸塞進行釀酒和精煉。這也是當時的另一種“三角貿易”形式,為馬薩諸塞商人帶來大量的利潤。
新英格蘭似乎天生就是老英格蘭的敵人,被英格蘭本土的政治家和商人稱之為“最有害的殖民地”。
在這個時期,歐洲各國都鼓勵本國進口粗糖在本地進行精煉,以此爭奪這個高附加值的產業,在這場產業競賽中馬薩諸塞無疑成為了包括英格蘭本土蔗糖精煉行業的有力競爭者。
相比木材,運輸糖蜜更能節省船隻的倉位,所以馬薩諸塞便大量進口糖蜜來釀酒,這比西印度群島進口木材釀酒,更有成本優勢。
尤其是在新英格蘭,這裡的主要產品是漁產品和羊毛,而英格蘭本土的產品也是漁產品和羊毛;英格蘭本土在發展工商業和航運業,而新英格蘭也在發展工商業和航運業;英格蘭本土需要南方和加勒比海殖民地提供原材料和市場,而新英格蘭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