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印度人的戰鬥力(第1/3 頁)
按理說,納瓦布王國據有原莫臥兒帝國大半個信德省和三分之一面積的旁遮普省,人口近八百多萬,軍隊規模更是超過十萬之眾,在鎮壓區區數萬平民暴動時,根本不應該向齊國的西州總督區求援。
之所以發生這種情況,蓋因沉寂了七個多月的印度西北戰事突然又“熱鬧”起來。
在1719年,莫臥兒帝國內部又經過一番慘烈的皇位爭奪戰,羅赫桑沙·阿拉姆一世的孫子被權臣尼扎姆扶上了王位,稱號為穆罕穆德沙。為了鞏固統治,建立自己的威信,年輕的皇帝在宰相尼扎姆的唆使下,於1722年2月,發起了對旁遮普和信德兩地的統一收復戰爭。
為求自保,納瓦布王國遂聯合班吉那德王國共同出兵,於盧迪亞納、拉其普特今印度拉賈斯坦邦等地區,與莫臥兒帝國軍隊展開大戰。
戰事持續了一年多,波及拉合爾、木爾坦、信德以及拉其普特四個省,雙方軍隊死傷十餘萬,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淪為難民。
儘管這場戰爭已成膠著狀態,誰也無法吃掉對方,但雙方並沒有就此罷兵言和,反而在三方交界處囤積了大量的軍隊,形成彼此對峙。
納瓦布王國在都城木爾坦城只保留了一支不到四千人的王室禁衛軍,在面對城內外數萬暴動平民的攻勢下,猝不及防,未多做抵抗,在損失了一半人員後,便護衛著國王阿濟姆一世狼狽逃出城,直奔三十多公里外的哈內瓦爾要塞而去。
十幾天後,就在納瓦布王國準備從邊境地區調集軍隊返回都城平叛時,莫臥兒帝國卻趁機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進攻,生生地拖住了納瓦布王國的軍隊。
國王阿濟姆一世在“有心人”的指點下,急遣使者前往臨近的西州總督區,請求齊國出兵,幫著納瓦布王國平定暴亂,穩定國內秩序。
當三千餘西州駐屯軍官兵在距離木爾坦十餘公里處登陸時,立時遭到了數千暴亂平民的襲擊。
不過,當幾艘小火輪在河面上一字排開,陸續朝岸上開炮轟擊後,那些群情洶洶的暴民迅速地逃散一空,在河灘邊留下數十具屍體以及滿地的狼藉。
次日午後,聞知齊國軍隊抵達木爾坦附近後,一支千餘人的納瓦布王國軍隊匆匆趕來接應。
“你們沒有出動本國嫡系軍隊嗎?”領兵的納瓦布王國禁衛軍統領普拉莫德·米什拉詫異地看著數千身著灰布軍服齊印僕從軍,臉上不由帶著一絲惶惶,“暴亂的賤民多達三萬人,而且他們還奪取了木爾坦城內的軍械庫,使得他們的實力更加強大。若是不及時將他們擊敗,勢必會有更多的暴民附從,整個局勢將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三萬餘暴民,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西州駐屯軍指揮官、翎麾校尉中校江春堂不屑地說道:“就算他們奪取你們納瓦布王國軍隊的軍械甲具,但此前未曾經受任何正規的軍事操演,其戰鬥力又能高到哪裡去?打仗,有時候不是人多就能一定打贏!”
“可是,十倍的兵力差距,而且貴國又是出動的這般……這般……地方部隊,是不是有些託大輕敵了點。”普拉莫德·米什拉急切地勸說道:“這位齊國將軍,我們還是再等等,待你們齊國的大軍抵達後,我們方可對暴亂的賤民發起最為猛烈的進攻。”
喲,被人家小瞧了!
我西州駐屯軍這三千地方僕從部隊,雖然裝備的武器皆為老舊的“漢興10式”燧發槍,但好歹也是經過了我陸軍專業軍官操練了一年以上的堪戰之兵,對付三萬餘匆匆組織起來的暴民,當能戰而勝之。
況且,隨同而來的還有一支專業炮兵部隊,配屬了十二門口徑為55毫米和65毫米陸軍輕型火炮,這要是還打不過幾萬烏合之眾,那還不如直接全部解散回去吃土。
在齊國人看來,包括莫臥兒帝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