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艱難求存的“大清餘孽”(第1/4 頁)
“準噶爾部若是敗亡,我滿洲闔族數萬人將如何自處?”
大清皇帝,哦,不對,應該是滿洲大汗愛新覺羅·胤禔靠坐在熊皮椅上,呆坐片刻,隨即眼睛掃向在座的八旗都統和議政大臣們,語氣疲憊地問道。
議政大臣、滿洲正黃旗都統赫舍裡·阿爾吉善索額圖之子看了看左右沉默不語的諸大臣,猶豫了一下,隨即硬著頭皮,起身奏道:“大汗勿憂,準噶爾人若是敗亡,我滿洲可與北邊的羅剎人聯絡,倚之為臣屬,求得他們的庇護。”
“嗤……”侍衛大臣、滿洲鑲紅旗都統富察·傅良嗤笑一聲,“給羅剎人當狗,小心最後被人家燉到鍋裡吃得皮骨不剩。”
“怎麼說話呢?”阿爾吉善瞪著傅良,一臉怒容,“咱們是找個靠山,以防偽秦把咱們滿洲給滅了。什麼當狗不當狗的,要點體面不行?”
“就咱們這情形,還有什麼體面?”傅良翻了翻白眼,有些混不吝地說道:“自從咱們丟了中原的花花江山,這日子就沒什麼起復過。從北京跑到漠南,從漠南又逃到漠北,繼而從漠北流落到漠西,最後淪落至科布多。如今,這準噶爾被偽秦重創,丟了伊犁,眼見著也不成了。沒了準噶爾人吸引漢人的目光,那偽秦可不就要將兵鋒指西咱們了?就憑我們滿洲數萬丁口,哪裡禁得起人家連年的進攻?你說說,打又打不過,未了還不是要繼續逃,咱們可不就是要變成喪家犬了嘛!”
“準噶爾轄下之民百餘萬,控弦之士更有十萬之眾,就算在伊犁遭遇重創,但其實力並未大損,仍兼有葉爾羌和哈薩克廣袤領土,蟄伏數年,當能復起,必與偽秦再戰。”侍衛大臣、蒙古鑲藍旗都統馬爾賽圖海之孫皺著眉頭,瞥了一眼傅良,沉聲說道:“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內,偽秦的目標仍為準噶爾,直到將其徹底覆滅。而我滿洲各部需在這期間,精誠團結,早做謀劃,當可有所作為。”
“怎麼作為?”傅良苦笑一聲,說道:“北邊是羅剎人,給不了咱們好處,而其國又狼子野心,投附的部族更是不當人看;東邊是喀爾喀蒙古,早就被打爛了,稍微有些實力的部落,不是投了漢人,就是附了準噶爾;南邊和西邊是準噶爾勢力,如你馬爾賽所言,就算被偽秦重創,但實力猶存,可不是咱們能招惹得起。說白了,這科布多北部地區今唐努烏梁海要不是窮山惡水,沒什麼油水,再加上彼此幾方勢力互相牽制對立,否則,早就被人家給擠成粉末了。”
言畢,所有人皆相顧嘆氣,大廳裡陷入一陣死寂。
話說,三十多年前,我大清雖然被漢人逐出了漠南,退到了漠北,但實力猶存,仍可藉助廣闊的草原與偽秦爭鋒,等待機會再次入主中原。然而,在康熙十八年1688年,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親統3萬騎兵,分兵兩路東進,趁土謝圖汗領兵攻伐札薩克圖汗部時,殺入其領地,盡殲土謝圖汗留守的少量兵馬,擄其部眾數萬。隨後,準噶爾又趁勢殺入了克魯倫河流域的車臣汗部,將車臣汗默多克擊敗,試圖一舉收服整個喀爾喀蒙古地區。
為了穩住我大清滿蒙一體的基本盤,康熙帝遂聯合土謝圖汗察輝多爾濟以及車臣汗默多克殘部,聚兵兩萬八千餘回擊噶爾丹,雙方會戰於鄂羅多諾爾。
結果,大戰之後,兩家誰也沒佔到便宜,甚至可以說是兩敗俱傷,準噶爾固然失去了統合喀爾喀蒙古的機會,不得不匆匆退回西域,引兵平定後方叛亂,而我大清也是傷亡不小,就連八旗精銳都損失七千餘。
而集兵漠南的偽秦獲知訊息後,立即抽調一萬三千餘騎,殺入漠北,急吼吼地跑來撿便宜。被土謝圖汗部幾乎打殘了的札薩克圖汗部率先表示歸附大秦,隨後,審時度勢的車臣汗部也表示接受大秦的統治,遣使上供。
在這種情勢下,實力遭到嚴重削弱的滿蒙聯軍不敢與偽秦相爭,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