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承壓(第1/4 頁)
第190章 承壓
“聽聞,曾一度廢止的遺產稅要重新恢復了。宋公,對此事如何看待呀?”
長安火車站,一眾帝國高官顯貴正簇聚在裝飾華麗的貴賓候車大廳裡,一邊不時地朝窗外站臺望去,一邊低聲竊竊私語著。
宗正寺少卿、誠遠侯齊維智踱步至長安大學教諭長、平陽伯宋文清的身邊,寒暄兩句後,便不由提及京城之中熱議不斷地遺產稅徵收話題。
“遺產稅,最早流傳於泰西古羅馬時期,有身資之家故去後,即以課稅,徵收其遺產價值5%-10%,作為戰士養老之用。數百年前(中世紀)歐陸諸國,領主繼承人慾繼承爵位和產業,需向上級領主繳納金錢;領民死時,其繼承人同樣需向領主繳納實物或金錢,此即謂中古封建時代之遺產稅是也。”宋文清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緩緩說道:“但我華夏曆史上概無遺產稅徵收之普遍情況,也無既定俗例。昔年,太祖首次提出予以徵收,但四十餘年來,時有反覆,存廢數次,皆未成長久之循例。”
“是呀,這遺產稅委實不討喜。”齊維智笑著說道:“說實話,以我本人而論,是極不贊成此稅開徵。你說說,辛苦打拼數十年,好不容為子孫後代積攢一筆可觀的資產,想著可以綿福後人,讓他們過上衣食無憂的舒服日子。可臨死之際,卻要被政府平白從咱們身上刮一層皮下來,委實難以忍受。”
“話雖如此,但徵收遺產稅卻在某種程度上有助於防止國內貧富過分懸殊之狀況出現。”宋文清搖搖頭說道:“我齊國曆九十餘年,國豐民富,可謂古之盛世。然數十年來,富者是身家鉅萬,居華府豪宅,生活也是窮奢極惡。而貧者僅維持三餐溫飽,住土房木屋,每月為三五元薪資而費心勞力,旦遭意外,即為潦倒窮困。蓋遺產稅徵於富貴之家,或可平抑過分懸殊的貧富差距。”
“宋公之意,是贊成此遺產稅復徵?”
“誠遠伯以為不可行?”宋文清反問道。
“內閣既然再次推出遺產稅,必然是獲得了太子監國的大力支援。”齊維智嘆道:“我就算萬般不願,又能如何?……君意不可違呀!”
宋文清笑了笑,不再說話,轉頭看著窗外站臺的方向。
沒錯,只是暫時中止,但並未廢除。
當然,遺產稅復徵,並不能立即彌補財政巨大缺口,但多少表明了太子殿下的態度。以三代帝王都無法完成的工作,卻在太子主持推進下成行,那是何等強硬之勢,自是不以言表。
全副武裝的禁衛軍官兵如標杆一般地佈於四周,憲兵和警察持著火槍和警棍,將迎接遠來親朋好友的人群擋在警戒線外。
商業方面的利益也是損失慘重,許多商品貨物不得不轉手荷蘭人和法國人進行運輸和銷售,更有大量商品對市場採取折價的方式售出,讓這兩國商人平白吃得“肚兒滾滾”。
在齊英戰爭爆發前,內閣和軍方都曾樂觀的認為,這場戰爭持續時間應該不會超過兩年,只要將英格蘭人打痛了,自然會很快認輸服軟,從而獲得這個擁有七百多萬人口島國的市場。
很多人都在猜測,泰平帝很可能會因為身體原因,會仿太祖皇帝之舉,退位為太上皇,然後讓太子繼位,以此保證帝國政局的穩定。那麼太子殿下為了彰顯自己的能力和權威,說不定真的會支援內閣恢復遺產稅的徵收。
鐵路、公路、水利、城市基礎設施、國防、外交、對外援助、公共安全、教育、科學技術、醫療衛生、國債還本付息,以及日趨增加的社會保障和福利支出,都使得每年財政承受極大的壓力。
等著吧,且讓那些外來夷人領略一番我大齊帝國的威勢!
他們這些普通人家是決然體會不到貴賓候車室一眾權貴的憂慮和不滿,但想必在聽聞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