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韋特曾對斯摩稜斯克會戰作出如下評述:
&ldo;斯摩稜斯克防線&rdo;是一塊盾牌,在它後面蘇聯集團軍可以進行整頓並調入預備隊來保衛莫斯科。要不是有這條防線,莫斯科可能已經像希特勒原計劃的那樣,在冬季到來之前就已經失陷了。在德國人看來,蘇聯人堅守斯摩稜斯克地區是實現他們計劃的第一道障礙,由此造成的遲延使他們面臨一個很大的戰略問題。
四基輔和敖德薩保衛戰
1941 年7 月至9 月,蘇聯西部邊境無處不燃燒著戰火,無處不是硝煙瀰漫。北翼列寧格勒一線日日夜夜在忍受著鏖戰的煎熬,而南翼基輔和敖德薩一線時時刻刻在進行著激烈的交戰。
基輔和敖德薩保衛戰在廣大地域進行著:由北向南從烏克蘭北部邊界到黑海和亞速海;由西向東從薩爾內、別爾季切夫、卡美涅次一波多爾斯基、普魯特河下游、多瑙河口到肖斯特卡、波爾塔瓦、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美利托波爾、克里米亞地峽,正面的戰場寬度為800 至1200 公里,縱深為500 至600 公里。
德軍最高統帥部在戰爭初期,命令其南方集團軍群在南翼佔領烏克蘭的首府基輔。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絕大部分包括坦克第一叢集、第六和第十七集團軍,對蘇軍西南方面軍發起突擊;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第十一集團軍、羅馬尼亞第三集團軍、一個匈牙利軍、幾個斯洛伐克師及後來的一個義大利軍,從卡美涅次‐‐波多爾斯基以南,向彼爾沃邁斯克方向,進攻蘇軍南方方面軍,總的進攻方向指向基輔。
蘇軍最高統帥部將重點防禦地放在西南方,下決心消除烏克蘭首府被包圍的威脅,為此,加強了基輔築壘地域的軍隊;命令從北面對德軍第六集團軍的側翼和坦克第一叢集實施突擊的第五集團軍採取積極行動,命令西南方面軍的第二十六集團軍從南面對坦克第一叢集發起進攻。史達林曾當面命令南方方面軍司令基爾波諾斯上將:&ldo;採取一切可能的和不可能的措施保衛基輔。在兩周之內您必須不借一切代價守住基輔。&rdo;
德軍強攻,蘇軍死守,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和殘酷。
最初,德軍妄圖僅用一個摩托化軍攻佔烏克蘭首府基輔,不久便改變初衷,調第六集團軍的主力,又指令坦克第一叢集仍在東南方向上實施包圍機動任務。
蘇軍西南方面軍命令波塔波夫指揮的第五集團軍實施側翼反突擊,以牽制德國第六集團軍和坦克第一叢集,使得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實施迂迴的側翼滯留不前。
7 月下旬,德軍第十一集團軍向前推進,蘇軍在第聶伯河西岸烏克蘭地區的處境急劇惡化,南方方面軍右翼和西南方面軍左翼有被包圍的危險。雖然蘇軍實施了反突擊,但到7 月的最後幾天,南方方面軍只能且戰且走,免於被圍。
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指揮部決定:無論如何要摧毀基輔築壘地域和科羅斯田築壘地域的蘇軍抵抗。7 月30 日,德軍第六集團軍以5 個師的兵力對基輔再度發起進攻。7 月31 日,又以部分兵力對科羅斯田發起進攻。同時,坦克第一叢集在南方方向上也發起進攻。
蘇軍在基輔西南及南部與德軍展開了激戰。第二十六集團軍右翼在德軍多於蘇軍兩倍的情況下,終於奮戰不支,一部撤至築壘地域,一部撤至第聶伯河對岸。築壘地域的戰鬥形成拉鋸式,許多居民點都曾數次易手。第聶伯河上橋樑的爭奪更是異常激烈,德軍為奪取它,竟派來一個師的增援部隊。
蘇聯西南方面軍第五集團軍在德軍猛攻下,被迫放棄科羅斯田築壘地域和南部扇形區,但卻在正面地帶牽制德軍十個師的兵力,堅持時間竟達一個半月之久。第二十六集團軍於8 月7 日實施反突擊,前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