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5 頁)
卻不想白白是送給了西天一場富貴。”
佛家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為四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取蘊苦,求不得苦。
眾生活在世上便有愛恨貪嗔痴,每一舉手每一投足與別人都難免會相互出現交結,這就是因果。相互間因果報應根織於眾生命運之中,糾纏不休,是為業力。
大道四十九,每當業力積餘之時,就令盤古世界不堪承受自發產生天地重劫。
但凡是有業力纏身之輩,無不能逃脫劫數,只是因為各人根基不同福有厚薄。在天地大劫來臨之際,便是驗證功果之時,道行高根基深者安然渡劫,道行高根基淺者墮入殺劫,道行根基皆屬下乘者便只有化作灰灰去抵償天地間那被重重極惡業力所造成的破壞了。
盤古開天闢地殺死三千混沌魔神,便已經給三界積累了第一絲業力,這絲業力是死於混沌中諸魔神對於天地間生命的嫉妒與憎惡。
終於在三百六十五萬元會後引發天地間第一場劫數,由統治天空的鳳凰、掌管大地的麒麟以及稱霸海洋的龍族鼎足相鬥,最終共同隕落成為天地間補償盤古世界的第一批生靈。
再往下細數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三清聖人滅絕恐龍,度過天地第二次大劫。
這之後,媧皇組建妖族天庭,天皇帝俊東皇太一治世,與洪荒大地上的巫族十二祖巫發生糾葛,兩族相殺引發大劫。又過無數年中,每一元會皆有無量劫數出現,一直到殷商末年武王伐紂引發神仙殺劫。
眾聖人本以為又可以高枕悠閒一段時rì,卻不料是低估了三界眾生越來越多的**本能,重名好利損人利己。到了六百五十年前,太上聖人便已算到天地大劫要來,他看花果山是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
又看孫悟空乃是天生石猴,與眾生怨念無關,正以為這美猴王是此劫中應劫之人。
所以三清聖人才袖手,冷眼旁觀佛門二聖辛苦佈局,蠅營狗苟策劃出一場西遊之路yù要藉此度過劫數。只是等到西遊結束,釋迦如來分封取經五聖,卻也沒有把業力完全化解。
這才知道是上了惡當,說白了,就是西遊之路上牽連的生靈太少還當不得一次天地大劫。只是一路上殺伐征服,總算把天地間的孽業解除幾分,硬生生是將大劫之數延後了五百多年。
玉清聖人也明白其中奧妙,只推說道:“封神劫時,三教共議封神,福緣深厚者成其仙道,福緣淺薄者成其神道。我門下弟子悉以化解殺劫,此番劫數卻是不應當牽扯在內。”
上一次天地大劫,玉清聖人雖然是把應劫之人收入門下佔了先機,但卻是在人情事故上失了算計。
好一場神仙殺劫,把萬仙來朝的截教生生毀去,又奪了闡教半壁根基。
徒自便宜了坐收漁人之利的西方二聖。
太上道祖搖頭暗自嘆息:“當今之世,人妖殊途,yīn陽兩對,便是貧道也看不出今後三界變化了。”他在封神劫後,先後收下張道陵、許旌陽、薩守堅、葛玄葛孝先四大天師。
又收了貧富貴賤、男女老少上洞八仙,哪裡會不瞭解三界形式?
三界中唯獨人類得天獨厚,生生不息。如今的業力也將多從人族中來,人族要發展壯大,便要與神仙聖佛、妖魔鬼怪爭搶生存空間,神仙聖佛也還罷了,夫子都說敬而遠之。
但是同樣生活在凡間界的一應妖魔鬼怪卻已經和人族勢如水火,人族修士要斬妖除魔,妖魔鬼怪要吃人進補。太上聖人算到此劫應劫之人應是那秉承雷劫之力降世的玄空無疑,只是對於玄空如何有能耐把這天生對立的矛盾化解同樣感到霧裡觀花,看不清楚。
第四十二章玄空
太上道祖與玉清聖人分說天地大劫,都是料算玄空是此劫中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