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3/5 頁)
陳天華盯著他也不說話,楊小林想用招工的理由去遼西把那些正在受到戰火蹂躪的百姓接過來,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政策!現在根據地雖然缺人口和勞力,可是更缺的是糧食。
人口少一點大家還能撐過去,如果再把遼西的那幫人給接過來,搞不好連遼東這一片都要被拖死。可是讓他說出反對的意見,提出讓楊打鬼不要去遼西的老百姓,陳天華又開不了這個口。
他的雙手在桌子上面錘了兩下,腦袋左搖右晃的。唇齒間不住的摩擦著。楊小林馬上接著說道:“我會讓俄國人解決一部分口糧,我們的工廠有了機器以後一定能換來更多的糧食,現在還沒有到冬天,至少我們這裡還能挖好野菜!”
楊小林說的這些都是可能,俄國人願意解決一部分口糧麼?老毛子和日本人還有訂單會來麼?他們願意給自己糧食麼?這一點沒有人能夠確定。就是野菜。又能挖多少?到了冬天怎麼辦?
陳天華的心裡沒有答案,他的雙手在桌子上面敲了幾下,最後看著楊小林:“是不是我們說不,你就不會去做?”
楊小林點頭:“是,因為我也不知道這樣做是對還是錯的。”
坐在這裡的人都不知道這樣做是對的還是錯的。他們都沒有什麼經驗,那些老財也好,海歸也好,都是從來沒有辦過大事的。可能中間唯一有點治理地方經驗的就是載濤給楊小林留下的那幾個縣令了,不過那幫傢伙油條慣了,聽他們準出錯。
現在這些人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有許多事情。他們不知道對錯的,不知道對錯的時候,他們就用他們自己的辦法來處理。
陳天華摸了一下自己的鼻子:“那好,投票表決,所有人不準棄權。我先舉手。我同意。”
楊度跟著把手舉了起來,十九個理事,十一票贊成,八票反對。
…;
鄒容到最後都沒有舉手,即便投票的結果出來了,他們也對修建鐵路抱著牴觸的態度。可是他也沒有再說什麼。規矩既然制定了就要服從,少數服從多數,即便只是多了一點點。也畢竟是大多數人贊成。
接下來鄒容和陳天華開始準備迎接那些遼西百姓的到來,而楊度則要為和俄國人進行談判做各種準備了。
楊小林和楊度並肩走在山間的小道上面,楊度一直沒有說話,這讓楊小林有些奇怪:“皙子,為什麼不和我說點東西?”
楊度微微搖頭:“說實話,我感覺你比以前變了許多。把總,做大事的要殺伐果敢。你既然認為修路是對的,為什麼還要和他們商量?”
楊小林笑了一下,每個人都有自己殘缺的一面,自己有,楊度也有。楊度這個人太看重權力了,這可能就是日後他謀劃袁世凱稱帝的原因所在吧,他一直認為中國人的民智還沒有開化,君主立憲是最適合中國的方式。
“皙子,殺伐果敢是對敵人來說的。對自己人,不能這樣做。”
楊度搖頭:“不對,有些事情你認為是對的就沒有必要讓他們去玩什麼民主。”
楊小林的腳步忽然站住了:“皙子,你知道我和其他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麼?你看看孫文,看看星臺還有鄒容,我和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麼?”
楊度的臉上有點蔑視的笑容:“他們?他們就是一幫不切實際的傢伙,星臺現在還好一點,鄒容和孫文根本沒有考慮中國老百姓的實際情況,喊的聲音雖然大,卻沒有幾個人聽見。”
楊小林的手往自己的胸口指了一下:“我,我和他們最大的不同是,他們都以救國救民為己任,都用崇高的理由為自己找一個光環。我不一樣,我就是一個土匪,我沒本事救國救民,現在想保住遼西的百姓我都有些吃力!皙子你明白麼,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我需要不同的意見,在我走錯的時候,需要兄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