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把水攪混(第2/3 頁)
們的利益,他們侃侃而談,倒是很快就有了一個合理的章程。
兩個時辰之後,朝議結束了。所有人都覺得疲憊不堪,感覺經歷了一場生死較量。
走出議政殿的時候,有一位朝臣嘆了口氣,說道:“老夫參加了上百次朝議,滅六國,征戰天下,種種大事都經歷過了。可是從來沒有像今日這般,口乾舌燥,血脈賁張。”
周圍的人都紛紛點頭,七嘴舌的說道:“原本以為今日的朝議,是要論功行賞,解決馬凌暑一案而已,沒想到重頭戲居然是科舉。”
“真是有些措手不及,我等連互相商議,深思熟慮的機會都沒有,就紛紛敗下陣來,到現在也有點心情恍惚,怎麼這科舉,就成了定局呢?”
王綰忽然走到李水面前,笑眯眯的說道:“槐大人真是好膽識啊。竟然提出科舉一策,此策一出,天下震動啊。”
周圍的朝臣都紛紛看向李水,眼神之中,頗有些敵意。
李水大聲說道:“丞相豈能憑空汙人清白?這科舉,怎麼就是我提出來的?”
王綰到沒想到,李水居然會斷然否認。他看著李水說道:“方才在朝堂上,滿朝文武,唯獨槐大人贊成科舉之法。這難道不是你向陛下建言的?”
李水說道:“滿朝文武,都知道此策一出,必然遭到眾人敵視。我槐穀子有那麼蠢嗎?做這種樹敵的事?”
王綰一愣,心想:“這傢伙,好像還真的沒有這麼蠢。”
李水接著說道:“提出科舉之策的人,必定是個狡猾的人。他提出者計策之後,唯恐別人注意到他。因而,剛才在朝議的時候,誰不發一言,誰的嫌疑就最大。比如”
朝臣們都豎著耳朵聽著。
李水呵呵一笑,說道:“比如趙高大人。他的表現,不有點奇怪嗎?”
朝臣們都不由得點了點頭:“推舉制改成科舉制,這麼大的事,趙高始終沒有表態,確實可疑啊。他為什麼沒有表態?莫非真的是他提出來的,擔心眾人懷疑到他頭上,所以不敢說話?”
還沒等朝臣們想明白,李水又說道:“當然了,這個人也有可能不是趙高。或許,此人提出這等得罪人的計策來,一定會極力的撇清自己的干係。故而在朝堂上,誰最反對這科舉之策,誰就最有可能是提出來的人。比如淳于越博士。”
朝臣們都點了點頭。不少人向周圍看過去,發現淳于越已經走遠了。
於是朝臣們暗暗的想:“淳于博士,走這麼快做什麼?莫非是心虛?”
誰知道李水又說道:“當然了,此人也有可能賊喊捉賊。比如王綰大人,這計策明明是他提出來的,為了不讓人懷疑,故意抓住我,說是我提出來的。”
王綰臉都綠了,喝道:“槐穀子,你不要血口噴人。”
李水淡淡的說道:“剛才你不就在血口噴我嗎?”
朝臣之中,總算有幾個明白人,他們很快反應過來了,對李水說道:“旁人自然是有嫌疑的,然而槐大人的嫌疑格外的大啊。若不是你提出來的,你在朝堂上為什麼贊同科舉?”
李水說道:“很簡單,因為陛下贊同,我就贊同。”
朝臣們頓時無話可說了。
還能說什麼?人家都明明白白的承認了,就是要諂媚皇帝,就是要溜鬚拍馬。你還能說什麼?罵人家臉皮厚?人家根本不要臉啊。
李水看著朝臣們嘿嘿的笑:慢慢想吧,我已經把水攪渾了,估計你們看誰都會起疑心。
朝臣們愣了一會,然後搖了搖頭,紛紛離開了。
現在最重要的,不是找出來提出科舉之策的人是誰,而是趕快教育族中子弟。
按照朝臣們商議的結果,科舉三年舉行一次。而這第一次,就定在了半年之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