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第1/2 頁)
還有,六絕自古少見,王維卻一連寫了七首,很是有名。其中之一: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僮未掃,鳥啼山客猶眠。
這首詩和孟浩然的《春曉》幾乎意境一樣,堪稱姊妹篇。
題材上王維的詩也是多種多樣。田園山水自不必說,他比只寫了六首邊塞詩的邊塞詩人李頎還多寫了十多首。此外,送別詩、愛情詩……只要你能說得出來的,幾乎都能從他的詩集裡找到。
笑倚清風立秋水&iddot;詩人王維(5)
還有一種詩,差不多人們從來都不會注意,更別提喜愛,就是應教詩、應制詩。偏偏王維又是寫這種詩的高手,把應制詩寫得也那麼可愛。&ldo;雲裡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rdo;又是一句體現了盛唐氣象的佳句,就出於《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詩的末尾說&ldo;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遊重物華&rdo;,蘊涵規諷之旨,趙殿成稱:因事進規,深得詩人溫厚之旨。作為應制詩,不諛上,不拘泥,體態雅正,實屬難得。因此,把王維單純歸到田園詩人當中實在有點不公平。
說到雅正,我覺得王維的確是文人的那種雅緻。就連等待友人到來,都是那麼從容。《待儲光羲不至》中,從早晨他就一直在等著友人,最後疏雨過春城,明知友人已經不會來了,可依舊臨堂空復情。沒有急躁,還是那麼端莊。
王維的詩中有意氣風發,有奮發向上,有懷才不遇,有……可是,你看過他的詩中有怒目金剛式的憤惱嗎?……最厲害的一次,恐怕要屬這首《酌酒與裴迪》了: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這首詩不為很多詩集所收,尤其是現在的詩集。可能與詩中的消極情緒有關吧。可是這實在是一首好詩,讀來十分順暢,當然這對深諳音律的王維來講做到這點並不難。詩中對於人情翻覆有著憤懣,有著不滿,可是你只能從讀後的心理感受來瞭解這一點,而詩的表面卻是極平和的。而且到最後,更是&ldo;世事浮雲何足問&rdo;,這也是他一貫的處事和處世方式。
《詩人玉屑》中評王維是:秋水芙蕖,倚風自笑。
實在是很好的評價。王維一生清高寧靜,正像芙蓉一樣出汙泥而不染。他的詩也是一樣,澄清精緻,貴在於潔。王維的詩中神往著淳樸,更有著雍容的氣度,是他作為士大夫的風雅與自矜。
聞一多先生曾說:王維替中國詩定下了地道的中國詩的傳統,後代中國人對詩的觀念大半以此為標準,即調理性情,靜賞自然,他的長處短處都在這裡。
公元761年,王維悄悄地離開了人世,然而,他的詩還有他的故事,卻令後人說也說不盡‐‐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盛世歌者謫仙人(1)
盛世歌者謫仙人
我拿起筆,又放下,然而又拿起來……雖然我知道,這個人曾被無數人讚嘆過,歌頌過,但我耐不住心靈的感召,終於寫下這篇文字。
【追月】
李白像
公元前二百多年,在一條江的江畔,一位老人望著滾滾向東逝去的江水,沉吟著。他想到了自己的貶謫,也想到了國家的命運……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