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第2/2 頁)
盛世歌者謫仙人(2)
李白見到了唐玄宗,當然不是去報仇,而是因為李白的詩名太盛了,所以唐玄宗把他召入長安,供奉翰林。因詩而被皇帝直接召見,我想不出還有哪個人有過類似的經歷。
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高歌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時年四十二歲的李白,受到了皇帝的邀請,他仰天大笑,意氣風發,昂首走進了長安,昂首邁進了皇宮。於是唐玄宗從御輦上走下來迎接他,於是李白坐在七寶床上享受著&ldo;御手調羹&rdo;的待遇,於是他成為了皇帝的座上客。
賀知章像
顧盼神飛、飄逸瀟灑的李白,在賀知章一見之下即驚為天人,呼為&ldo;謫仙&rdo;。忽然想起幾十年後,白居易初見顧況時,顧況調侃地說:&ldo;長安米貴,居大不易&rdo;。然而一旦看到白居易所作之詩,一驚之下改口說:&ldo;有句如此,居亦何難?&rdo;然而賀知章沒有顧況這般&ldo;傲慢&rdo;,而白居易又比李白多了些人間煙火的味道。白居易是到長安求仕,李白則是在天廷貶謫之下才來到長安。
魯仲連義不帝秦,張良辭封萬戶侯。李白的詩中常可見到此二人。
李白深信自己也是這樣的人‐‐建萬世功業,然後拂袖而歸。置功名於不顧,所建一切功業不過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才華,是為了完成自己的願望,功名於我何有哉!這是李白追求的理想人生。
然而,世上並不容許這樣的理想存在。玄宗也根本沒有想過要讓李白來做宰相,他看中的是李白的文才。
事實上,玄宗還是有識人之明的,至少,李白確實不適合政治。一個政治的李白,不會&ldo;視萬乘如僚友,戲同儔如草芥&rdo;,一個政治的李白,不會在宮廷中長袖善舞,不會叫連太子都尊稱為&ldo;二哥&rdo;的高力士為他捧靴,一個政治的李白,不會&ldo;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