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第1/2 頁)
蕭銑還沒到的時候,景珍派人去迎接他,蕭的手下柳生怕將來自己的位子在他們之後,把人家給殺了。蕭銑雖然責怪,卻沒有殺意。但到了城中,景珍認為這樣很不合理,於是隻好把柳生殺掉了。不過最後,這位董景珍因為他弟弟謀反的緣故也被殺掉了。這算是一點小小的插曲,但總的來說,蕭銑的舉兵還是非常順利的。和竇建德的&ldo;五鳳&rdo;祥瑞差不多,當時蕭銑那裡有&ldo;異鳥之瑞&rdo;,由此蕭銑也當了皇帝,改元鳳鳴(一作鳴鳳)。隋將也曾討伐,但卻無法攻克。最後,蕭銑竟發展到了四十餘萬人。總的來說,和別人相比,蕭銑這裡實在是太平多了。
李淵也曾派李孝恭攻打過蕭銑,但大舉進攻則是在武德四年(621),平定王、竇等人之後。當時蕭銑以為江水正是上漲的時候,所以放鬆了警惕,沒想到李孝恭和李靖會率二千戰艦來攻打自己。如果說放鬆警惕倉促應戰就已經夠糟糕的了,那麼更要命的是,此前他&ldo;罷兵營農&rdo;,身邊才留宿衛數千人,一下子集不齊人馬,狼狽至極。最後蕭銑只好睏守在江陵,等待救兵來援。但是到底沒有那個耐心等到人馬來齊了,於是蕭銑對大臣們說了一番話,什麼&ldo;豈以我一人致傷百姓&rdo;,想起了劉璋;還有&ldo;諸人失我,何患無君&rdo;,想起了孫權‐‐不過,孫權正是因為別人都可以降而自己不能降下定了與曹操在赤壁作戰的決心,蕭銑卻以此來安慰他的大臣,不知是該說他仁道呢,還是說他無能……總之,和大臣們痛哭了一場之後,蕭銑開城投降了。但押解到長安之後,李淵的詞典裡可沒有&ldo;寬大處理&rdo;這一條,雖然蕭銑說的&ldo;隋失其鹿,英雄競逐,銑無天命,故至於此。亦猶田橫南面,非負漢朝&rdo;十分有理,但仍然被殺掉了。
其實蕭銑本可以大打一仗的,只因為策略不當,都城位置又太靠前,怎麼看都有點可惜。只是他還不夠堅強,如果他能像王世充那樣也不會一個月就滅亡。李淵殺蕭銑的時候,也許想到,如果他敗在了別人的手裡,他也一樣會有一個悲慘的下場,因此下手格外地狠,根本不給別人翻番的機會。我們今天看來好像覺得太狠了,而且有時這樣的殺降沒有必要,但焉知不是李淵潛意識中害怕自己將來也會有如此下場的一種恐懼?
【劉黑闥】
從時間上說,劉黑闥不是最後被消滅的,但劉黑闥卻可以算是李唐立國的最後一個障礙。此後的輔公祏、梁師都等人都只是大唐平定天下的餘波,但這個真正的餘波反倒更有威脅。說劉黑闥是&ldo;餘波&rdo;,是因為他並非在隋末起兵成為反王,而是在竇建德失敗後其餘部共同叛亂推舉了他作首領。
亂世群雄(下)(5)
隋末劉黑闥輾轉了幾次,終於在被李世nfdd0生擒之後,作為俘虜獻給了竇建德。由於過去是朋友,竇建德立即任用他為將軍。竇建德失敗之後,劉黑闥像其他沒被殺掉的人一樣,解甲歸田了。
然而打敗王、竇之後,唐軍乃至唐廷的政策都比較怪。一般情況下李世民並不殺很多人,然而攻下洛陽之後,他卻殺了一批洛陽的將軍,如段達、楊公卿、朱粲、單雄信……其中朱粲是吃人魔王天怒人怨實在該殺(朱粲死後,很多積怨甚久的百姓向他的屍體拋擲磚瓦,按書上的話就是&ldo;須臾若冢&rdo;,可見殺他實在是大快人心),而對單雄信按說一向不計前嫌的李世民也不會計較,若是解釋為怕他反覆無常倒也還過得去,但是其他人就沒有必殺的理由了。或許是李淵的密令?此前李淵也曾對宇文士及有過&ldo;歸語爾王:今取洛陽,止欲息兵。克城之日,乘輿法物,圖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