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宋家人讀報(上)商人讀的是商機……(第3/4 頁)
只要會拼音也能無障礙地朗讀。而且所寫的幾乎無一是民生相關,在宋家這的商戶來看,每一頁似乎都寫滿了商機——教導防疫,那就說明雲縣方面需要藥材,提倡農事,那就更得了了,其中寫的關竅哪個能指點自家的農莊?
“他們很需要牛啊!”
宋老太爺連看了三期報紙,然把三期都折在了連載、,及趣味算學題的第八版上,準備稍再仔細看。抬頭對宋玉亭說道,“接連三,都由買活軍官府的口吻,發了通告來求牛。”
宋玉亭忙道,“是了,兒子和您想到了一塊,咱們在晉江的那個莊子,這幾年水文好,屢遭洪災,收成一向怎麼,剛好背又靠著山,兒子想若然便改為養牛了,今日喚了管家來,也是知曉,若是今年都放開了配,那一年至少也有二百多頭小牛犢子,從我們這裡直接上海船運到雲縣,路上花費的時間倒也多。”
海運便是這一點好,若是熟的路,又是地頭蛇,必擔心海盜,那麼運輸本身的費用實在是高的。老太爺道,“這倒也還算有些聰明在裡頭,我再說一句——便妨先買些牛來,就這一船試著運一運,若是可,解了燃眉之急說,也能加一加的政審分,說定還能早日再買一輛腳踏車孝敬給老子騎騎呢。”
買活軍對牛的需求,只需要熟悉他們治下的民生,便可分析出來,一定是穩定、長期、大量的,哪怕從生產到販賣要消耗一兩年的光景,在宋氏父子來看,這生意也很可做得,況且養牛是怎麼也太虧的,便是買活軍用著了,殺了制牛肉乾販賣也會折本,賺多賺少的題而已。宋玉亭臉皮厚,只當聽見父親刺他,著應了下來。
又要發一船去雲縣,二人免細讀報紙,鑽研著雲縣的需求,盤算著該帶什麼貨物前去販售,此時便越發感到報紙的好了,縱然傳遞上也有個時效的差別,但有些長期的大宗商品需求,卻可能有太大的波動,由需要的人來刊發,比靠自家的掌櫃聽要更全面得多。很快幾份報紙上已用硃筆圈了幾個圈,都是父子倆覺得可在市面上蒐羅的商品,此時卡著宋家脖子的是錢財,也是對銷路的擔心,而是運力的有限。能賣的東西太多了,但船艙卻只有這些,便連一個麻袋都要仔細衡量才好。
宋玉亭在雲縣處也學會了製表,當下拿了竹紙來格子,往上列品名時,外頭忽然有人來稟報道,“老太爺、老爺,李家來人了,是二少爺親自來,還帶了兩個管家,將腳踏車送了回來。”
宋家父子均是大奇,過為李家只來了二少爺,按禮該由宋玉亭出面招待,宋玉亭忙回房換了見客的衣裳,將李二少爺讓到內書房,二人談了半晌,這才回來尋父親回,道,“李家言辭很客氣,說之前收那腳踏車,過是外頭風聲緊,由他們取動靜小些,既然此事已平息,自當完璧歸趙,除此之外,也沒說什麼別的。”
宋老太爺奇道,“吃進嘴的還能吐出來?這可像李家行事,其中必有緣由。”
二人計議著要去親友處探風聲,又有人進來回道,“老爺,外頭又來了一波人客,是榕城府尹胡家的管家,手裡拿了胡大人與福建道鎮守太監鄭大璫的門貼,還帶了幾表禮,我看他們神色頗為和煦,表禮也十分豐富呢。”
宋氏父子當下也是驚得都站起身來,絲毫敢怠慢,宋老太爺回房換衣,宋老爺則連聲吩咐,帶了自己長子過來,大開中門將胡管家迎了進來,雙方彼此見過禮,又密斟了許久,胡管家方才告辭離去。
事已至此,雖然李家無隻言片語提到閹黨,但宋家如能曉得?李家歸還腳踏車,無非是受到了閹黨的壓力——李家上一個閣老已是數十年前,所謂人茶涼,雖然在地方上還是大有面子,但要說和閹黨這的新貴作對,那是痴人說夢了。既然閹黨要挖角,那麼論宋家還是李家,實則都沒有置喙的餘地,只能接受宋家定位的變化。
於宋家這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