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文會宴,第二次階級轉變(1)(第2/2 頁)
卯先生出了一些題目,讓蕭朔做出自己的見解。
這算是第一次正兒八經的考驗,蕭朔有些緊張,回答得磕磕絆絆。
“莫怕,若要入仕,以後面對的便不是我一人,而是千人,萬人。”卯先生面色溫和地鼓勵,“把你的見解說出來,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卯先生的親和力太強了,蕭同志很快消除了心中緊張,將想到的內容說出口來。
隨後摸了摸後腦勺,頗有些不好意思:“學生愚笨,學藝不精,這番解釋讓先生見笑了。”
“有的人才華高卻不露鋒芒,所以看上去很愚笨;有的人沒有真才實學,卻裝出一腔才華的模樣,在別人面前班門弄斧。
大智若愚和大愚若智,為同樣的四個字組成,只是順序調換了一下,意思便不一樣了。照林,你不是後者,遂不必自謙。你的見解雖言語簡單,但很是精妙。”
卯先生笑,眼神裡帶著蕭朔熟悉的鼓勵,
“此番文會宴,可去矣。”
“先生,若學生讓您丟了顏面怎麼辦?”
“人不可能一輩子都那般順遂。像你原先所在的那個時代,你不也是經過一番坎坷,才獲得了成就麼。”
蕭朔一愣:“先生怎知——”
“從我見到你的第一眼,我便看出了你魂魄來自於異世。你的那個時代,比起這裡,好上很多。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說,人們的貪慾,是現在的數倍。”
蕭朔點點頭。
確實。
資本家們已經滲透進很多地方了。
不過經過與卯先生的一番談話,蕭朔心頭確實輕鬆了不少。
文會宴不能入仕有啥,他總能遇到像卯先生和仲儒先生一樣的伯樂。
朝卯先生作揖一拜,蕭同志離開空間,收拾了行囊,信心滿滿地策馬奔赴巴郡治縣江州縣。
他離開這一日,恰逢清明。
清明時節,微雨紛紛。
仲儒先生在虞九齡的陪伴下,去了劍門關。
虞九齡撐著傘,看著這位戴著蓑笠的老人,在一片荒蕪的地上緩緩行九拜禮。
“老先生,夫君近來刻苦用功,此番文會宴,必能嶄露頭角。您不必擔心。”走過去將仲儒先生攙扶起來,虞九齡輕輕開口。
“老夫只盼著,他不要再向他們一樣,讓老夫眼睜睜看著——”仲儒先生的話音到此處戛然而止。
原因無他,這位滿頭華髮的老人已經眼眶通紅,甚至開始微微地哽咽。
虞九齡拍著老人的背,溫聲開口:“有我在,一定會讓他重蹈覆轍。”
當年的那一幕,她一定不會讓蕭朔再上演一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