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熊啟!(求收藏)(第2/2 頁)
國力強盛,但也抽不出這麼多兵力,這也是為何最初嬴政會同意李信的建議。
秦滅楚一戰影響也十分深遠。
秦勝天下定。
秦敗則功虧一簣。
不僅趙魏韓三地守不住,還要被齊燕趁火打劫。
只是在這場天下最終博弈之中,嬴政靠自己的膽識和心魄笑到了最後。
不過秦為了抓住天下難得的視窗期,以鯨吞的方式吞併了六國,橫掃天下的時間過於短,無可避免的也接下了六國的弊端,這些都是日後秦需要解決的。
對於六國的積弊,始皇選擇了無視。
直接強推新制。
關東六地本就對秦不滿,自不可能輕易屈服。
而秦還想徹底滅絕六國文化傳統,這更是激得六地貴族的強烈反對。
以至現在民怨民沸。
扶蘇面色微沉。
他過去跟楚系交好,其實也有心思。
就是想安撫楚地。
但聽到嵇恆所說,他突然想起了昌平君熊啟。
當年熊啟位列大秦相國,權柄不可謂不重,而就在大秦滅楚的節骨眼上,熊啟選擇了叛變,跟項燕內外夾擊,將李信率領的大軍擊潰,繼而讓大秦損失慘重。
他過去一直很費解。
秦一統天下分明已大勢所趨。
熊啟雖為楚國公子,但仕秦多年,若真等到大秦一統天下,熊啟能得到了勳賞,不會比王綰、李斯等人差,為什麼熊啟會選擇叛變?尤其當時始皇對熊啟可是異常信任。
現在他隱隱明白了。
內外有別。
楚國內部再多傾軋,終究是楚國內部的事。
也正因為熊啟仕秦多年,他知道始皇滅國後會做什麼,所以為了保住楚國的傳承,熊啟選擇了背叛。
熊啟如此。
楚地的其他貴族同樣。
甚至其他貴族沒熊啟這麼多想法。
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
扶蘇抬起頭,幽然長嘆一聲,“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未嘗不是過去天下的真實寫照。”
“秦滅楚,動了楚地大小貴族的利益,引得楚地大小貴族同仇敵愾。”
“屈、景、昭三族已滅。”
“然楚地的其他貴族,如項氏、宋氏等依舊存在。”
“他們還會繼續反秦。”
“因為秦若真的推行下去大一統之策,勢必會將貴族過去的榮光付之一炬。”
“這是他們接受不了的。”
“楚地的貴族”
扶蘇深吸口氣,目光變得冷冽。
他現在已擺正了對六國貴族的態度。
若六國貴族還不肯融入大秦,繼續鼓譟復辟之事,他絕不會繼續彰顯相容之量,而是會以萬鈞雷霆掃滅這些醜類!
嵇恆喝了一口酒,淡淡道:“楚國一直是一個相對鬆散的國家,經過數百年發展,區域內各大貴族自治,早已成為楚地常態,他們可以接受頭上有個王,但不能接受頭上的王過於強勢,尤其是強勢到威脅到他們在封地內的權勢。”
“這就是秦楚間最大的矛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