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西南大亂(第2/3 頁)
,惶惶不可終日,十萬土兵人心浮動,等到楊一清的大軍趕到,十萬土兵,只得連連後退,失地又重歸大明治下五城,叛賊只得四城,在苦苦堅持。
楊一清心高氣傲,覺得王守仁小題大做,根本沒有必要去請狼兵協助,就憑自己帶著大軍,就可以徹底打敗楊化的十萬土兵。
蜀王派二世子前來協助朝廷平叛,此子聰慧過人,更有小諸葛之稱,隱隱的覺得不對,提醒楊一清可能是楊化的陰謀,偏偏他的話出口,楊一清不但不聽,還心生不屑,你一個王爺世子,懂的什麼是戰陣,叫起了勁來。
二世子眼見如此,也不再攔阻,只得笑笑退出中軍帳,悄悄快馬傳書給朝廷,希望事情還有轉機。
王守仁請了狼兵已經在趕來的路上,快要行至安順的時候,距離回合楊一清大軍已經不遠,噩耗傳來了。
“報告大將軍,楊將軍已經敗了,退走貴陽府,現在前方是楊化的叛軍駐紮在安順城內,我軍已經被發現,有叛軍正在我前方左近四十里外,後方五十里同樣發現敵軍聚集。”探馬的回報,讓王守仁心中大驚。
“你說楊大人敗了,安順現在已經落入叛賊楊化手中?”
“是,這是卑下從敵軍口中探知,不敢有欺。”
王守仁腦袋中,如雷鳴般的轟了一下,這下真是叫天不應,叫地步寧了,他當初和楊一清約定,裡外夾擊楊化,現在楊一清敗走貴陽,倒是他變成了被楊化裡外夾擊了。
這,這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楊一清到底是怎麼會敗的?
不過,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因為叛軍楊化,已經帶人準備來圍剿他了,時間可不多了。
王守仁不愧是歷史上著名的戰神儒將,臨危不亂,氣度不凡,指揮若定的佈置,快速帶著幾萬大軍,避過了楊化,直插貴陽而去。
當蜀王二世子的訊息進京後,朱厚照再次惱火了,他貌似想起了什麼, 楊一清這個蠢貨,還是再次犯了歷史上同樣的錯誤,貪功冒進,實在該死,可惜現在不是收拾他的時候,現在敗局只怕已成,接下來,真的只有聽天由命了,希望王守仁不要讓他失望。
張懋自請再次帶兵去馳援王守仁,軍方也是本楊一清氣的不行,好好的可以一舉擊潰楊化的完美計劃,就這樣被他給破壞了,真是百死難贖。
事情回到楊一清與蜀王二世子爭執。
“楊化號稱十萬土兵,可是以我來看,不過是烏合之眾,幾日交戰下來,他的虛實我以探知,三日後,我當親領大軍與之決戰,世子可願與我同往。”楊一清靜靜的看著蜀王二世子。
世子怔了怔,想想先前得到的情報,還有現在跟楊化交手後的所知,前後差距太大,這要不是他得到的情報有誤,就是楊化在耍陰謀詭計,他有小諸葛之稱,自然也知道諸葛一生唯謹慎的道理,想了想道。
“楊大人,我以為還是按照計劃進行的好,楊化此人不可小覷,況且貴州地形地貌特殊,不似北方平原,大規模作戰,怕是有所不如叛軍熟悉,大人還請再斟酌斟酌,等王將軍帶著狼兵前來裡應外合最為妥當。”
在中軍大帳中, 就以楊一清的身份最高,其次就是二世子,其他的巡撫啊,總兵啊,都比他低了些,不好開口,眼見二人意見相左,旁人也不知道幫誰,只好閉口。
楊一清本來也覺得世子說的對,可是世子後面那句話,激起了他的好勝心,上次大同一戰,他就只是撿漏,王守仁連升三級,風光露臉,這一次,難道還要王守仁佔盡風頭不成。
他聞言冷笑道;“世子既然不願意同往,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北軍世鎮大同,能征慣戰,大同一戰威震天下,殺破達延十幾萬聯軍,難道這些烏合之眾,還能比得過達延的十幾萬鐵騎不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