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南下雲都(第2/3 頁)
是五十兩銀子,頂咱一年餉銀,要不你請咱喝?”
安彬有些詫異這洪海是如何知道楊宸動輒找安彬要五十兩銀子之時,楊宸笑著進來了。
“等回了陽明城,本王請你喝!”
“參見王爺!”安彬起身行禮,洪海要翻身卻被一陣疼痛給死死地扯在了床上。
“不要起身了,今日之事,可怪本王?”楊宸問著躺在床榻之上的洪海
“是末將蠢笨,做了這等蠢事,害得大軍受累,王爺不殺末將,已是開恩”洪海在床榻上的回應,也確實是實話,除了最後那聲退下讓他有些後怕之外,其餘不殺,確乎開恩了。
“本王來此,是欲讓你回陽明城,明日本王領軍南下,你如今這般,又如何騎得了馬?”
“王爺!末將可以騎馬,只求王爺讓末將再去雲都山錘幾個亂黨解恨。”
“心中有恨啊?”楊宸故作詫異
“王爺!末將並非有意...”洪海急著起身告罪卻被楊宸推了回去。
“這是軍令,此役陣亡將士,你領著他們回去”
說完楊宸便離帳而去,冒雨而來,冒雨而走之事,不出一夜,自會傳遍三軍。
為何效命?為舍尊而同苦,為不計而共甘,為同進退共生死之情。
自古而來,上下用命,將士最願誓死相隨之人,並非百戰百勝的將軍,而是危難時不捨不離之人。
定南衛的秋雨總是如此綿綿不絕的,或大或小,正應了俗語所言的“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的天下最不適農事之語。
在洪海奉命領軍回陽明城之後,楊宸與安彬率九千騎南下雲都。
歷經兩戰全勝,破敵近萬之後,整個長雷營透露著楚王衛軍該有的霸氣與沉穩。
四衛藩王,都有兩三萬人衛軍可供驅使,不同於朝廷正軍要虎符以命,而是全歸藩王自行調遣,以備不虞。
當今四衛,以撫西衛秦王楊威之軍最勇,以北寧衛遼王楊復遠之軍最廣,以平海衛吳王楊洛之軍最精,楚王楊宸,就藩不久,日後衛軍自然也當揚名四海,威震大寧。
行軍兩日之後,楊宸所率騎軍距雲都山不足百里。若按前兩次行軍,最多一日便可。
楊宸念及伐林滅火三日,三軍受累,暫且緩些行軍,以免被山匪以逸待勞。
已有三四日未曾收到來自雲都山的軍報了,蕭玄進展如何?
楊宸心中默唸到此處,此次讓蕭玄領軍,本意是他日換了蕭綱這等與亂黨牽涉甚深之人,又避免三軍生兔死狐悲之感,用子承父業便可堵住那悠悠之口。
真按納蘭瑜所言,這雲都山方才是最難一仗,蕭玄率軍一萬五千人,大多步軍,進展遲滯也是理所應當,有此九千騎軍,自然當多些勝算。
“王爺!有云都山的軍報”安彬身騎一馬從楊宸之前而來。
“罪臣蕭玄奏:連攻山十數日,亂黨奸詐,示弱於三軍,末將親率三軍夜襲,中伏而敗,三軍折損,暫不可知。末將萬死,求王爺親率三軍,平定亂黨。”
這就是納蘭瑜給本王的“大禮”?
“安彬,你率前軍,速速往蕭玄大營而去,探清情形,本王率後軍隨後便到”
“諾!”
眨眼之間,揚鞭催馬而行之聲惹得山谷群鳥皆驚。
楊宸所思,納蘭瑜若讓他遲緩幾日南下是因此事,自然是讓蕭玄乃至其父蕭綱感念楊宸之恩,或革了蕭家父子之職換上自己心腹之人。
可一萬五千之軍,中伏而敗,傷亡損失又從何算起?
這等謀士,心中唯有達到目的,全無人心計較。
可戰場之上,計較人心,又何等可笑?
山路縱然泥濘,在楊宸軍命之下,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