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我不傻,好看(第1/3 頁)
而此時的長安城,永文帝剛剛下詔,太后靈柩將在春月二十二奉安先帝陽陵。各地藩王,皆要入京。
鴻臚寺也會將此訊息發於周邊鄰邦,大寧周邊,以北奴最強,控弦百萬,西域皆是城邦,這些年在秦王的打擊之下,已然不敢犯邊,最多便是聯軍在關外示威。倒是遼王直面的極北平原各部,連連犯邊,遼王也藉此向朝廷要餉要糧。
平海衛之海外,有司馬家的前奉餘孽懸於東臺島上,再遠便是東琉島國,據傳有三大島組成。
定南衛以南是南詔十二部,已被月牙部一統,還有廓部,羌部,最北便是與秦藩共同抵禦的藏司,此乃僧國,極為詭怪。
大寧廣武年間,征戰四藩,每次皆勝,卻往往出兵而定,撤軍而反。
如今永文帝,與民休息,休養生息,四五年不曾出兵於域外,才使得蕞爾小國都敢以下犯上。
不過,中州王朝向來是周邊藩國的共主,例如此次南詔月牙部一統南詔十二部,定然會派使臣往長安朝賀,求得封王,來證明自己的法統正當性。
故而,今春朝賀又加太后奉安大典,定然會使得各邦遣使來朝。求得些許恩賞,小國,趁中州大亂才能趁火打劫,中州一統,唯有臣服為僕方有一線生機。
只可惜,歷來的中州王朝,似乎習慣了兩都一十三道,除了好大喜功的帝王,都很少征伐亡其國,滅其種。
“殿下,臨川山莊是哪兒啊?”
跟著楊宸在碼頭巡視了糧倉之後,去疾跟在楊宸身後問道,他的確不知臨川山莊有何好處,竟會讓楊宸不回王府也要去上一趟。
“也在紅湖邊上,是本王的田莊,從順南坐馬車一兩個時辰便到,咱們騎慢些,有人做飯,不慌的”
楊宸的回答是含著笑意的,他自己也不知為何今日到了這順南堡便不願回那陽明城裡恢宏大氣的楚王府。
而是心中隱隱惦記著那臨川山莊裡的一方小院,似乎只有那裡,可以讓他不用端著楚王的架子,不苟言笑,故作鎮定 。
似乎,那裡某人燒的湖魚,比別處的都要好吃。
在順南堡的碼頭,是定南衛之最,許多由水路而來的商旅貨物都停靠此處。再發往陽明城、雲州等地,有時也發去海州,走長河水路,比洋洋大海要安全許多。
大海之上,除去驚濤駭浪,還有前奉朝的餘孽作亂,甚至有東琉國因戰敗流竄上的浪士。
楊宸這個午後騎馬騎得極慢,並非刻意等著什麼,而是連著奔波大戰,又是冒雨急急忙忙回陽明城,身子有些不大爽利。
頭,也在隱隱作痛。
真本來就陰沉秋日午後,竟又紛紛地揚起了細雨。
幾十騎踏碎了山莊本該有的寧靜,直直的踏往臨湖小院的方向,此時原王府的管事脫去了王府宦官的制服,換上了尋常農家富戶的打扮,守在小院裡,等著楊宸。
“奴婢韓芳,參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免禮起身吧,韓管事,本王來此歇息一兩日,隨行之人一切用度掛在王府賬上,不要對農戶們多有叨擾”
“奴婢領命,現在便去安排”
“韓管事”楊宸突然喊道
“本王曾經允你在王府做事,可念你年老,當是歇息的年紀了,這莊子是本王私有之莊,交於你,本王放心些,日後便將這莊子當作養老之地吧”
這幾句話,讓自小便被父母送入宮裡為宦的韓芳有些愣愣出神,長樂宮裡待久了,獨獨守著那陽明城註定等不到原來主人的楚王府也守了三年,如今卻要將這臨川山莊當作養老之地。
原以為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換了新主人,自當換了舊管事。
可楊宸卻似乎並非此意,若視為尋豬狗不如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