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1/4 頁)
吡恕�
第九十一章 有客燒紙
現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喊路的大領已經銷聲匿跡了,倒不是他們不想用,而是這東西已經幾近失傳,很多年輕人根本就學不會,也沒有幾個人願意學。
再者說了,就算是願意學也未必能學到那種抑揚頓挫的高低音來,喊不出那種韻味。
說到這個喊路的大領,我小時候,我們村子裡倒是真有一個,喊得那叫一個好聽,我小時候沒事還偷學過那麼幾句。
第一句自然是先人上路嘍,不過文字是無法表達出那種味道來的,喊得那叫一個好聽。
隨著大領的這句話,孝子要用力將老盆摔碎,同時爹啊娘啊的開哭,一群膀大腰圓的壯漢,用捆棺繩將棺材捆起來,架在肩膀上抬出門。
當然了,有些農村正房的門並不是太寬,為了顯示自己孝順,棺材做的又非常大,這時候就是考驗這些忙客的本事的時候了。
一口棺材,如果按照正常來計算的話,撐死也就三四百斤了不起了,可是有些棺材卻彷彿千斤重,用的材料都是新鮮的木頭,釘個釘子都往外滲出水來,能壓死人。
在出門的時候,前面要有一個人用背將棺材頭頂起來,這個人必須是非常有力的,一旦出了什麼狀況也能自保的那種。
出了門之後,有棺床,棺材放在棺床上,上面罩上罩子,用三十二個人輪流抬著到挖好的墓坑去埋葬。
這種繁雜的儀式現在城市中已經看不到了,只有部分農村還保留著,一路上的喊路也非常有趣。在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
棺材出門,在半道上要停一下,由管事的公佈禮單,就是死者的親朋好友,上了多少禮,這個乏善可陳,一般來說,死者的女兒會有一桌糖人,一桌供品,白綾若干,錢財若干。
有錢的可以鋪張浪費一些,禮單也非常豐富,沒錢的相對就簡單一些,這個中間的伸縮度是非常大的,並不是一成不變。
至於親朋好友,同村的鄰居,那就隨心意了,一般來說,以前是十塊錢,現在已經漲到一百塊了。
公佈完禮單,喊路的大領這時候就開始喊第一嗓子:“前後上肩咿吔……”後面要拉著長長的尾音,聽起來格外好聽。
當然了,這個大領還必須得是個大嗓門,要吐字清晰,在雜亂的現場,力爭將每一個字都清清楚楚的傳到應該聽到的人耳朵裡。
我曾經問過我們村的大領,有什麼竅門沒有,大領當時跟我說,喊這個,跟唱戲唱歌是一個道理,必須要用丹田氣,沒練過的根本就喊不出來,就算能喊出來,一場下來也把嗓子喊啞了。
前後上肩指的就是抬棺材的十六人要一起用力,將棺材抬起來,這就避免了前後用力不一致,導致棺材側翻。
這第一次前後上肩並不走,而是試驗一下,免得死者有什麼冤屈,不願意下葬,如果死者真的有什麼冤屈的話,第一次前後上肩,不是棺材繩子崩斷就是異常沉重,槓子壓在肩膀上,疼的人入骨。
如果沒有什麼冤屈,自然很容易就抬起來了,一副棺材才三四百斤,加上人才不到五百斤,就算再加上棺床和罩子,撐死七百斤,十六個人分擔,一個人還不到五十斤,自然能夠很輕鬆的抬起來。
上路之後,大領要在前方看路,以防有什麼坑坑窪窪的崴了腳,或者路兩旁有樹枝掛住棺材上面的罩子。
這時候,如果有這些的話大領就要預先給這些抬棺材的人提醒,用喊路的方式喊出來前方的路況,既是給活人聽,也是給死人聽。
“前方有崴腳大坑,上面有金絲掛頂,向左靠半步。”
以前農村是沒有柏油路的,遇到陰雨天整條路上泥濘不堪,加上有大車路過,壓得路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坑,很容易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