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收買人心,李夫子言【求追讀】(第1/3 頁)
在北街口自然形成的“人市”轉了轉,劉升很快又選中了三戶賣身的人家。
第一戶夫妻俱在,看著三十多歲的樣子,帶兩個男孩,但妻子及小兒子病重,男子欲與大兒子一起賣身為奴僕。
第二戶亦是夫妻俱在,要年輕些,帶著一個小女孩及一個老頭。小女孩、老頭皆病。女子賣身,男子是石匠,低價求僱。
第三戶是兄弟倆光棍,看著都三四十歲的樣子,帶著老父母。老母病重,老父也餓得奄奄一息。兄弟倆一人木匠,一人瓦匠。木匠求僱,瓦匠願賣身為奴僕。
這三戶人家不論是賣身還是求僱,都是一二兩銀子就能解決的事。
劉升帶著立契之人,先將前兩戶或買或僱,都全家打包,最後停在那兄弟倆面前。
“這位木匠師傅怎麼稱呼?”
“柳大川。”
劉升拱了下手道:“剛才多虧柳師傅出言,那毛三爺才沒了敲詐我的機會,多謝了?”
柳大川忙拘謹地避開,道:“劉老爺不必謝,我們與那鄒氏母女是同鄉,方才不敢明著相助,也只能暗中出聲提醒下了。”
劉升一笑道:“我想買下你兄弟,並長期僱傭你,隨我到山裡去做事,沒問題吧?”
山裡?
聽了這話,再看看劉升高大強壯的身軀,柳大川下意識便以為是要到山裡匪寨去。
早上三五年,即便落魄到賣身,兄弟倆也不會考慮投匪的。
可如今···想想南下以來一路見到的景象,再看看病餓到奄奄一息的老父母,柳大川與弟弟柳二河交流了下眼神,便一咬牙道:“只要能讓一家人活命,我們願意隨劉老爺進山!”
打包了這三戶人家,又跟李香雲立了契,劉升便買了四兩板車,讓他們拉著病人、孩子,先去集鎮上的醫館看病。
經大夫診斷,五個病人中三個都是餓出來的,只需喝幾副湯劑,慢慢調養幾日就能好。
唯有柳家兄弟的老母欒氏、李香蘭的母親鄒氏病情較重。劉升那大夫說了會兒,倒是覺得欒氏似乎得了肺炎,鄒氏則像是重感冒。
若是兩人後面沒好轉,他或許可以拿出後世的藥物給她們吃試試。
在看病期間,劉升帶人去附近食鋪買了些粥讓眾人吃。
連買帶僱全家打包,給看病,給飯吃,一套操作下來,四戶人家十幾口基本都心懷感激,視劉升為恩人了。
等看完病、吃過飯,劉升便在集鎮上找了家“民宿”小院,帶著眾人歇了一夜。
次日一早,劉升又採買了些物資,買了第五輛板車,這才帶著眾人往天目山趕。
為了威懾路上的難民,及可能存在的宵小之徒,劉升給柳家兄弟和另外兩家的男人都配了一把砍刀,既能砍人,又能開路。
二十里左右的路,劉升來時僅用了三個多小時。回去走到天目山內小李村附近,卻用了七個多小時。
“停下來休息吧。”
劉升招呼了一聲,讓五輛板車都停了下來。
“到目的地還有五六里的山路要走,興許還要開路,恐怕得好幾個時辰,今晚就在這小李村邊紮營吧。你們先歇著,我去村裡辦點事。”
劉升說了一句,就往村裡去了。
他並不怕這些人逃走。
一則每家都有人身契在他手裡捏著——大明朝廷本不允許蓄奴,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自洪武朝之後,民間就多有以義子、義女之名蓄養奴僕的。
到了如今這禮崩樂壞的王朝末世,朝廷對地方掌控力更低,對蓄奴這種事自然管控更松,甚至有地方官府承認私有奴僕合法的。
所以,劉升手中的身契對幾家來講是具備一定威懾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