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億元軍費,大崋商稅(第1/5 頁)
不怪與會的部份大臣心中憂慮。
就楊廷麟等出自前明的大臣所知,前明朝廷國庫年入最高是在張居正初步落實一系列改革政策後的十餘年。
也即是萬曆六年至萬曆二十年間。
雖然萬曆皇帝在張居正死後對其展開了各種報復,乃至推翻其所遺留的部分政策,但並非在朝夕之間實現。
整個過程長達一二十年,甚至更久。
並且,直到崇禎年間,張居正改革的一些政策都還保留著。
大明朝廷財政年入以萬曆六年為例。
當年夏稅秋賦農業稅約為2080萬兩白銀。
商稅約為224萬兩白銀。
雜色收入農業稅、正統商稅之外的各種雜稅大概有349萬兩白銀。
即便算上徵收的部分稻麥等實物,也不過折算白銀1644萬兩。
也即是說。
萬曆六年大明朝廷的財政總收入大概為4297萬兩。
這個財政年收入,在朱大典等人看來已經相當多了。
可就算將前明萬曆六年的全部財政收入都拿過來,都還不足大崋給常備軍、水師、警備軍發的軍餉。
大崋建國不過數年,縱然實施了種種優於大明的財稅政策,更開辦了不少國營、官營廠坊,財政收入就算比萬曆六年多,又能多多少?
真能支撐得住這麼大的軍費開支?
況且,除了親衛軍、常備軍、警衛軍外,地方民勇也有少許軍費開支。
大崋民勇的主要待遇是減免一成田賦。
但若是朝廷徵召民勇參與戰時,也會給予補貼。
民勇若作民夫用,則按招募民夫價格給予補貼。
民勇若作警備軍用,則按警備軍月餉給予補貼。
撫卹、獎賞也沒比警備軍低太多。
再加上民勇數量眾多,每年軍費開支也不會太少。
這不,李邦華緊接著就說起今年民勇部隊的軍費開支——
“今年我大崋進行了滅偽順、滅殘明兩場大戰,共計徵調民勇十萬餘人。”
“這些民勇基本都是充當民夫,協助我軍後勤運輸。故按民夫招募價格,月給補貼兩元。”
“再加上各地方民勇的訓練花費及其他一些開銷,去年民勇軍費開支約為106萬元···”
聽到這裡。
不少軍務院大臣鬆口氣。
每年106萬元的軍費開支,相較於前明是個不小的數字,但對大崋來講就不算什麼了。
或者說債多了不愁、蝨子多了不癢。
隨後,李邦華又彙報了今年軍餉之外的軍費開支。
這項開支的多少,與大崋軍隊多少,以及當年是否進行了戰役,又為多少部隊更換裝備有關。
去年。
大崋主要是進行了滅偽順、滅殘明兩場大戰,然後就是應對清虜入侵的龍門川之戰。
前後共計調動了三十多萬軍隊民勇不算。
至於更換裝備,主要是為親衛軍更換燧發槍、炮擊跑、手榴彈。
並給常備軍各師也配備了一定數目的迫擊炮、新手榴彈、炮彈。
不過,軍費最大頭卻是向龍江造船廠訂購十幾艘戰列艦,及其他型別大小戰船數百艘。
“···今年常備軍八個師在軍餉之外的軍費開支為550萬2455元。”
“今年水師除軍餉之外的軍費開支為1025萬5100元。”
“警備軍軍餉之外的軍費開支為259萬7553元。”
“()
綜上,今年我大崋常備軍、警備軍、水師總***費開支約為7511萬78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