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博士還鄉(1)(第2/4 頁)
員進行評議、定出品級。各郡的中正官叫“中正”,各州的中正官叫“大中正”,也叫“州都”。當時的州可與後世的州縣不同,而是一個省級行政區,全國只有十幾個州。各中正官都是由各自家鄉出身的中央官員兼任。
所有想入仕和已經入仕的官員都要經過各自籍貫所屬的中正官進行品評。品評主要分為三個環節:考察評議、作狀語、定品。這些中正官對本鄉計程車人進行考察評議的內容有二項:第一是家世,就是這個人的家庭背景,他的父祖輩是做什麼的,有沒有當過大官,是豪門還是寒門。第二是品德、才能。接下來,根據這個人的家世、品德、才能,對其作狀語,就是極簡短、極概括性的一句評語。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就是對所評議的人物確定品級,即“定品”。
這個品叫做鄉品,雖非正式官品,但卻與官品息息相關。鄉品高的,起家官也就越高,鄉品低的起家官也就越低,甚至無緣入仕。鄉品共分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類似於九宮格,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也有類似的曲線。
雖為九品,但最高品“上上”被認為是聖人之品,無人能達到,所以就形同虛設。二品“上中”就成為了實際上的最高品。品為上品,七八九品為下品,如果被評為下品是沒有機會當官的了。各中正將各人的評定結果交給朝廷,留作選官的依據。各中正官不光對本鄉的初入仕的人進行評定,還對現任官進行評定,定期進行,根據其在任期內的表現對其進行升品或降品。
九品中正制實行之初,德才是重要的評定標準。到了後來,由於出任中正官的全都是豪門貴族,這些豪門貴族把持了品評權。他們偏袒豪門子弟,家世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鄉品的優劣。德才的好壞已不再重要,久而久之,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狀況。士族也叫勢族,可以理解為士大夫家族,有名望的大族,有勢力的家族,總之就是有影響的豪門望族。與這些豪門望族對應的就是廣大庶族小地主和貧民,他們統稱為庶族、寒門。
東漢末年,那些豪門望族的勢力相當的大。曹操家族想把仕人的品評權由鄉里評議變為朝廷所有,但卻很難實施。這個時候出身豪門望族同樣又是政府高官的司空、尚書令陳群建立了九品官人法,中和了皇權和豪門望族的矛盾,但仍然沒能挽救曹氏家族覆滅的命運。
自曹丕代漢稱帝建立大魏以來,至甘露年間,曹家共傳了四任皇帝,分別是文帝曹丕、明帝曹睿、齊王曹芳、現任皇帝曹髦。魏武帝曹操其實並沒有當過皇上,魏武帝之名是曹丕繼位後為其追加的。曹操是三國一代梟雄,確實是文韜武略,挾天子以令諸侯,逐漸掃平了中國北方的所有軍閥,是何等的英明神武。可是,他的子孫卻一代不如一代。曹家的大權逐漸落在了司馬氏家族的手中。
曹操一生最大的失誤,不是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中放掉劉備,更不是赤壁之戰中被周瑜燒了一把火,而是沒有除掉司馬懿這個大禍患。司馬懿狼顧鷹視,野心勃勃,又深藏不露,更可怕的是,他的繼承者——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也都是文韜武略,能夠安邦定國的人物。當年曹操經常做一個夢,夢見有三匹馬食於一槽。這引起了他的猜忌。“槽”通“曹”,三馬同食一槽就意味著曹氏可能會受到三個姓馬的人蠶食。有這種重大隱患還得了嗎?於是就對所有有潛在威脅的馬姓人來了一場清洗。起先懷疑“三馬”可能是馬騰、馬超、馬岱這一家父子叔侄三人。因為馬超、馬岱堂兄弟兩個起兵對抗曹操,於是曹操便將身在朝中的馬超的父親馬騰一家老小全部誅殺。可是殺了馬騰一家之後,他依然做那個三馬同食一槽的夢。他哪裡知道,“三馬”暗指的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呢。曹操不是沒有懷疑到司馬懿頭上,可是當時司馬師、司馬昭還沒有嶄露頭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