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法蘭西最後的英雄(第2/2 頁)
人的夜景,凡爾賽宮壯麗的黃昏,陽光照耀下的凱旋門,還有榮軍院中俘獲的敵軍軍旗。”】
【他在巴黎也見證了一系列的重要歷史事件,他目睹了法俄同盟建立後沙皇的來訪,在羅夏跑馬場舉行的大閱兵,法蘭西第一架飛機的起飛....】
【那是一個極具變革的時代,報紙上每天都有各個流派的政治家,思想家在交鋒。“出場的人物如萬馬奔騰一般,傾瀉出了他們的智慧,熱情和雄辯,使我不禁神往。”戴高樂曾說。】
【在時代的湍流中,戴高樂極為敏銳的察覺到了,即將到來的戰爭,但他不僅不害怕,還暗自嚮往。】
【他曾說道:“我毫不懷疑法蘭西將要經歷一切嚴峻的考驗,但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有朝一日能立下豐功偉績。我相信自己將來一定有這樣一個機會。”】
【懷揣著這樣的英雄夢,戴高樂在19歲那年,考入了聖西爾軍校,他決心做一個軍人,也是在這一年,戴高樂開始展示自己的政治嗅覺和軍事天賦。】
【他研究了1871年的法蘭克福條約,寫出了長達七頁的分析,他聚焦於條約所產生的長期後果。】
【他認為德意志吞併阿爾薩斯洛林,是將法蘭西變成了他的死敵。】
【德意志已經被拴在了,不惜局勢緊張也要維護霸權的戰車上,沒有人能夠看出這種緊張局勢的出路在哪裡,換言之,只有戰爭才能解決這種矛盾。】
【後來一戰的爆發,與戴高樂的思想如出一轍。】
大唐6734:19歲便能推演出未來即將發生的戰爭?戴高樂的政治嗅覺和軍事嗅覺當真恐怖至極。
大宋6845:所以說,二戰之時,他在看到法蘭西必敗,所以提前逃跑了?拋下了自己軍營中計程車兵,拋下了百姓?這樣的將軍還能稱為英雄嗎?
大明6387:應當沒那麼簡單,我覺得這戴高樂應當是在謀劃著什麼。你們想啊,羅斯福為了讓美利堅人參戰,不惜讓倭國先動手打自己,這戴高樂應當是察覺到了法蘭西政府打算投降,所以打算做些過激的手段。
大宋7381:你的想法,我只能同意一半,。頻的開頭不是說了麼,那貝當政府是屬於投降主和派。主戰且政治嗅覺敏銳的戴高樂,應當是察覺到政府想要投降,而他又想打仗,所以只能逃跑了。他一個人能幹些什麼?我想他應當會投靠英吉利軍隊,當英吉利人的將軍。
大明7389:可影片不是說了麼?戴高樂是法蘭西最後的將軍,怎麼可能率領英吉利軍隊?而且,二戰開始後,丘吉爾是怎麼對待法蘭西的軍艦的?你們都忘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