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部分(第1/4 頁)
配備卡車,但是面對數百萬大軍的硬性需求,德國也沒辦法只為了一個裝甲師就忽略掉其他的部隊。
而英國人雖然有七個裝甲師,而且這七個裝甲師還沒有全部組建成功,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一旦這七個裝甲師組建成功,那麼協約國一方將會在歐洲戰場上取得巨大的突破。
而現在被德軍壓著打的局勢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當然了,這七個裝甲師是從中國那裡搞來的,英國人同時搞過來的還有野豬坦克的技術引數,雖然他們拿到的引數跟德國人拿到的引數一樣,都是閹割版本的,但是英美方面研究了這麼久的坦克,現在參照著中國人的野豬坦克技術引數,是很容易對坦克進行升級改造的。
所以在這一方面,升級過後的德國坦克在後期的時候可能不會存在太多的優勢。而且還有一點,德國人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們起初的時候還很信任中國的野豬坦克,但是隨著深入的瞭解,他們開始不滿足於現狀,於是總想著將各種各樣的地方都做到完美,做到極致。
而這也就導致了另外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被德國人升級改造過後的坦克,故障率有著明顯的增加,而這一點,也將成為英法等協約國的優勢。
當然了,德國人也並沒有閒著,在完成了對野豬坦克的升級改造之後,他們便開始依照著野豬坦克的技術引數開始進行了下一代坦克的研製工作,而下一代坦克無論是在火力還是防禦方面,都要遠超於野豬坦克,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德國人能不能在近期內將他們自主研製的坦克列裝部隊?並且形成有效的戰鬥力。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時間最遲不會超過一年,如果一年內德軍依舊沒有更強大,數量更多的坦克進入部隊服役,那麼從這個時候開始,德國人的裝甲優勢也將會逐漸的削弱。
因為根據中協協約規定,中國人將在1911年底之前,將七個裝甲師的裝備全部交付。
老的生產線還在,一年之內建造五個裝甲師的裝備,這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是什麼麻煩,只需要將那些裝置重新組裝起來,派幾個重要崗位的員工過去,帶領著一幫新人都行了,畢竟是流水線式的生產,工人們兩三天就能夠徹底的熟悉自己的崗位,也沒什麼好學習的。
而這種模式也正是中華帝國在工業方面的優勢,他們對於流水線式的工作方式已經是運用到了極致,而一臺野豬坦克的製造工時大約需要九萬個小時,如果是新手的話,前期需要十一萬個工時。
但是透過流水線式的生產,在數萬人的共同努力下,一臺坦克從採礦開始到組裝完成,只需要二十多天的時間。
而最多的時間還是被用在了採礦,運輸,冶煉等步驟,如果免掉前面的幾個步驟,直接從生產開始,那麼一臺坦克從開始到組裝完成,只需要三天的時間就能搞定,而幾個熟練的裝配車間同時開工,平均每天就能夠製造出二十多臺坦克。
對於中國來說,交付的時間並不是問題,關鍵問題在於他們想要什麼時候去交付。
當然了,趁著這個功夫,中國也是打算繼續培養一批熟練的工人出來,再完成英法等國的訂單之後,工人們直接開始調崗,然後將更熟練的工人開始進行培訓,生產車間同時進行改造,大約半年後,這個被臨時組裝起來的車間也將真正的接受它的使命,生產中華帝國的第三個型號的坦克。
目前中華帝國的三號坦克也已經完成了最後的設計工作,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測試階段,因為戰事並不緊張,加上現有的坦克已經足夠用了,所以測試的時候也並不用那麼著急,不用像屠夫坦克那樣,還要拿到前線去進行測試。
而新的三號坦克同樣的是在各個方面都進行了全面的升級,總體體積上要比屠夫坦克更大一些,取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