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轟動全國(第1/2 頁)
楊凡也不跟他廢話,直接把《連山》竹簡的第一卷平鋪在桌子上,桌子四角放了四盞電石燈。照耀的和白天一樣。
直接用手機把第一卷拍照過去。
楊凡數了,一支竹簡上大概二十字。一捆竹簡就是一卷。大概有五十根左右。一千餘字的樣子。
管總那邊很快接收到了圖片,看了一眼,感覺心臟漏跳了一拍。趕緊閉上眼睛整理一下情緒。
他早就覺得楊凡這小子不一般,沒想到這種東西都能弄到手。
先不說內容,第一眼看去,就看出這不是一般的竹簡。
他是專業研究這個的,行業內對竹簡的分類大致按照一個時間點分為兩類。
這個時間點和屈原有關。早期的竹簡是在竹子外面的青色面用刀刻的字,晚期是用筆墨在竹子內部的黃白色內面寫的字。
在熊正則,也就是楚國的屈原大夫末發明筆墨之前。周人是用錐刀在竹青面書寫字。
用錐曰“刺青”。
用刀曰“殺青”
這種書寫方式比用筆墨在竹黃面寫書寫還簡便。但“青面簡書”的問題就是不容易長期儲存。容易在使用中磨損。
楊凡發過來的竹簡,全是在竹子青面用刀刻的字,這是西周竹簡的特徵。
這本身就是極其罕見的,現存的春秋竹簡都很少見。更不用說是西周竹簡,甚至可能是更早的竹簡了。
而簡書又有統一制式。簡書制式分大簡和小簡。即三緯簡和二緯簡。
一支簡要寫三十幾個字的就得用大簡。一支簡要寫二十幾個字的則用小簡。
楊凡這捆竹簡就是標準的二緯西周簡。也就是說這種竹簡一定比屈原出生的那年要早,也就是公元前305年。
管總仔細的放大圖片,幸好楊凡捨得在手機上花錢,畫素超級高。根據穿竹簡的牛皮繩子的外觀和特殊的打結方法,管總可以八分確定這就是西周早期的竹簡。
管總激動的開始一點點看內容,有些地方汙穢不堪,已經把字蓋住了,但沒關係,紅外線下還是能看的出來字跡的。
“兄弟,這竹簡你有多少卷,我告訴你這是連山易,全本有八萬字,估計要有你這個大小的竹簡八十多卷。”管總沒指望楊凡能弄到太多。能弄到一卷都很了不起了。
現在戰國簡都是國寶的情況下,更不用說西周簡了。
楊凡抓起羊腿豪放的啃了一口,接著把手機攝像頭一轉,用羊腿指著地上鄔九齡搬來的一堆竹簡,拍照用微信傳送過去,說道:“喏,那些都是,估計有上百卷。”
聽到楊凡的語音,看到地上一堆竹簡,管總差點沒把眼珠子瞪出來。
全套的,一整部連山易!
他幾乎心跳的從腔子裡飛出來。這小子這是要上天嗎。全套的!
“兄弟,你聽我說,這東西現在是誰的。”管總急忙問道。
楊凡想了想,感覺事關重大,還是留有餘地的好。
楊凡說道:“是我一個朋友的,他很低調,不願意曝光。委託我來處理。我找您就是想請您先幫我初步看一下,這東西真不真。”
管總今夜註定興奮的無法睡眠了。他快速的回道:“這個東西事關重大,不是我能鑑定的,需要全國的專家集體鑑定。不過我可以告訴你,這東西我有八成把握確定是西周的。”
這一句話就夠了。西周的竹簡,還是一次發現八萬字,這已經超過了目前出土的所有西周的直接文字了。這個竹簡不論是不是連山易,都價值連城了。
管總沉吟了一下,似乎在組織語言看怎麼說。
“兄弟,有句話老哥不知道該不該說。”
“管總,您有什麼話直接說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