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5 頁)
,將君士坦丁堡周邊的村鎮焚掠一空,沒有來得及逃跑的居民全部被挾持為民夫。另外,他還把剛剛從國內徵集的五個軍團全部部署在從馬拉卡勒到君士坦丁堡沿線的咽喉要道,以確保糧道的安全。完成這些部署之後,二十餘萬大軍這才從南北西三面徐徐進抵君士坦丁堡城下,將其團團包圍。
君士坦丁堡位於納尼西亞大陸的東北角,背靠綿延千里、雄奇壯麗的帕蘭諾山脈,山脈的後面就是狂暴的冰封之海;沿著山脈向西北方向前進兩百多公里,就是野蠻人的領地,極北冰原;城堡的西面是一個廣闊的平原,被數十條從高山上奔騰而下的溪流分割開來。
君士坦丁堡的城池修建在帕蘭諾山腳下,是由一系列的城堡群組成的堅固要塞,城中分成四層,每一層都有獨立的城牆和入口,但是這些入口全部是交錯分佈:主城牆的正門位於整座城半圓的正西方,下一座門則是建造在城的西南方,第三座則是在城的西北方,進入要塞的道路蜿蜒曲折地繞著山體鋪設,寬度可以容許十匹馬並排行走。第四層是奧斯曼帝國皇宮所在地,從這裡向西望去,方圓百里內的景色盡收眼底,是個非常好的瞭望臺和堡壘,與塔斯曼帝國金碧輝煌的宮殿相比,全部由堅硬的花崗岩修建的建築物帶著濃重的刀斧痕跡,線條粗獷,帶著遊牧民族的特色。
君士坦丁堡對面的平原是整個奧斯曼帝國最豐饒富庶的土地。這裡土地非常肥沃,阡陌縱橫、果園農場遍佈,每當金秋時節,到處是莊稼和水果成熟的金黃色,農人們帶著幸福的愉悅在田間勞作。然而,塔斯曼遠征軍的到來改變了這幅美麗的圖景!
數以萬計的奧斯曼人在皮鞭和刀劍的威脅下,開始夜以繼日的構築工事、製作攻城器械:方圓百餘公里內的樹木被砍伐一空,只剩下光禿禿的地面,收集來的樹幹作為雲梯、投石車、攻城塔的原料,樹枝則堆放在軍營前面,用來防範偷襲;莊稼地被開膛破肚,挖出一道道深長寬闊的壕溝,形成一張巨大的黑色羅網,把君士坦丁堡包圍起來;一座座軍營拔地而起,連綿數十里,一眼望不到邊際,當黑夜來臨,營火甚至多過夜空的繁星。
軍營初具規模之後,諾曼三世立即召集軍團長以上軍官和隨軍的大小貴族們察看君士坦丁堡的地形,雖然名義上是察看,但是向奧斯曼人示威的性質非常濃厚,同時諾曼三世也有藉此機會鼓舞士氣的意思,於是百餘名將軍貴族們在兩個重灌騎兵大隊和近衛騎士們的護衛下,雄赳赳氣昂昂地向君士坦丁堡的西門進發。
高聳入雲的帕蘭諾山脈將初升的太陽擋在身後,使整個城池被包圍在大海般深邃的霧氣中,高高的城牆和塔樓只留下模糊不清的影響,在晨霧中若隱若現。
突然,一輪旭日從山脈背後跳了出來,整座城池和腳下的廣袤平原頓時沐浴在燦爛的金光中,當第一縷陽光碟機散薄霧,落在奧斯曼皇宮的時候,萬丈銀光立刻灑向四方,彷彿整座宮殿都是用水晶鑄造的一般,與此同時,一面面旌旗迎風招展,嘹亮的號角聲響徹雲霄!
仰望著固若金湯,高不可攀的城池,即使久經沙場的將軍們都駭然失色,至於那些始終跟在皇帝身邊的大小貴族們更是完全給震懾住了,心裡不約而同地問著同一個問題——如此堅固的城池,絕對可以稱得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攻破?
精明的諾曼三世敏銳地察覺了臣子們異常的表情,深知他們的這種心理肯定會影響到軍隊計程車氣,於是撥轉馬頭,緩緩從陣前走過,用充滿自信的目光逐一從他們的臉上看過去,然後在正中間停了下來,洪亮的聲音隨即在隊伍上空迴盪:“諸位,我塔斯曼帝國立國三百餘年,共進行八十餘次北征,其中動員兵力在二十萬以上的就有五十多次,雖然歷代先帝中也不乏英明神武者,但是要麼是以失敗告終,要麼是灰溜溜地撤退,卻沒有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