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仙武百姓贊西涼(第2/2 頁)
的乾脆程度,比其攻取舊樞城的過程還要輕鬆簡單。
簡直是白送!
這不由得引起了仙武百姓的非議!
西涼軍和冀洲軍都打出了仙武王朝的血性和風采。
再看看玄甲軍,一個個像是胯下沒卵的孬種。
看見狼族軍隊就慫了,恨不得借個腿跑路!
實在令人唾棄!
沒辦法,應對這樣的輿論,朝廷只能把韋春拿出來當擋箭牌。
畢竟這個主意確實是韋春出的。
若是用別人的名頭,百姓也不會信。
梁仁杰、古無忌等人,都是久經考驗的頂尖精明臣子,不會做出如此昏頭的諫言。
其他官員的官職都又遠遠不足以影響女帝的決策。
只有女帝寵臣韋春的名字出現在這裡,才顯得合情合理。
養奸臣千日,用奸臣也就在這一時了。
好在中洲、蜀洲、江南洲等地,都是朝廷的絕對實控區域,對於朝廷最為忠心。
中洲的百姓輿論很快就被控制住。
玄甲軍和此次出征的步卒,絕大多數出自中洲。
他們家中的頂樑柱因為韋春的決議全身而退,而中洲並未丟掉一寸土地,對於這樣的結果,中洲軍屬心底更多的是感謝韋春,而不是指責。
人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而江南洲、蜀洲等地的輿論控制,就到了監查院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韋春身居監查院特別提司一職,他的名聲也事關監查院。
監查院八處負責輿論控制,監督書籍或者出版物書籍的刊印。
八處人員在蜀洲、江南洲等地派遣大量人手,進駐茶館、青樓等魚龍混雜之地,又買通了一些說書人,透過這些手段散佈訊息。
使各地百姓瞭解到,朝廷的戰術策略,一向是中洲橫水城以“龜殼”的姿態固守。
西涼、冀洲兩地,則是負責像兩條“蟹鉗”一樣,狠狠刺入狼族草原。
此次戰鬥,正是完美執行了朝廷早就制定好的方略。
更何況,在玄甲軍不作任何抵抗撤退之前,朝廷對於西涼、范陽兩地都發出聖旨,明確告知了他們朝廷會不做任何抵抗撤退。
聖旨的編寫和發出,在中書省有確鑿記錄,這點更是萬萬造不了假的。
在監查院八處發力之下,韋春的風評扭轉過來。
既然朝廷早就制定了這樣的方略,且這場戰鬥都按照既定路線在走,中洲的地盤並沒有什麼損失。
那麼韋春堅持固有戰略反倒是對的,展現出其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定的一面。
總之,最後整個仙武王朝的輿論,變為對西涼和范陽大加讚賞,對朝廷的玄甲軍也沒有任何批評。
西涼洲、涼州城。
西涼王府,聽潮亭。
噗!
看到拂水房的諜報,得知天下輿情竟然變成了這個樣子。
安驍將手中信件向火盆中一丟,臉色很是難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