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泰山封禪終結者(第1/2 頁)
【說實話,相比某些宋朝皇帝,趙光義還不算太差,他起碼還敢打,不論結果如何他總是想贏的。】
趙光義一點也沒因為秦凌雪的誇讚而高興,他就想知道自己的後臺變成何種樣子。
【泰山封禪,本是古代帝王取得重大成就時舉行的封禪祭祀活動。
宋之前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漢章帝劉炟、漢安帝劉祜、隋文帝楊堅、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都正式在泰山舉行國封禪大典。
雖然李隆基有點拉胯,但人家起碼創造過古代歷史上最輝煌的盛世。
而宋以後,所有帝王無論做出如何功績,好比明太祖朱元璋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明成祖天子守國門、郡王死社稷,都無人再去泰山封禪,就連旅遊狂魔乾隆都懶得在泰山封禪。
這都源於一個人的‘豐功偉績’,他就是宋真宗趙恆。】
朱元璋嘴角壓不住的抽搐,‘封禪是不可能封禪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封禪!’
【這樣從宋遼澶淵之戰開始說起。
望都之戰後,遼經常以遊騎對宋實施騷擾,遼宋雙方都在修繕城堡,加固防禦,防止對方的襲擊。
遼軍之騷擾偵察行動,引起了宋廷的高度警惕。
景德元年九月,多次收到遼軍正向邊境前進訊息的趙恆詢問宰輔何時親征為好,宰相寇準建議及早出發,但在宰相畢士安、樞密使王繼英的勸諫下,親征時間被推遲。
隨即,趙恆又向河北駐軍及鄉兵、邊民分別頒佈了動員詔書,做好必要的應戰準備。
閏九月,遼聖宗與承天太后蕭綽以收復瓦橋關失地為名,親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宋遼在宋緣邊各地陸續發生戰鬥。
此時警報一夜五傳,趙恆問計於群臣。
當時,參知政事王欽若主張遷都升州,蜀人、簽署樞密院事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寇準厲聲反對。
當時,告急的邊報一日數次不斷送到京城,寇準有意扣下,等積到相當數量,才一次轉呈給趙恆。
趙恆見全是告急邊報,便問宰相該如何。
寇準認為只有立即御駕親征,畢士安也同意馬上動身。
十一月二十日,趙恆從開封出發,並命李繼隆、石保吉擔任駕前排陣使。
行至半途,傳來東京留守趙元份暴死的驛報,趙恆便命隨行的參知政事王旦趕回去負責留守東京。
十一月二十二日,趙恆趕到韋城。
當時瀛州保衛戰勝負未知,王超軍未能按趙恆的命令南下接應。
對於是否繼續北行,趙恆猶豫不決。
寇準極力諫言繼續前進,殿前都指揮使高瓊、帶御器械王應昌也表態支援寇準,趙恆這才打消回撤的念頭。
正在宋廷內部討論親征之事時,遼軍繼承鹹平年間的戰略,不攻邊城,竭力縱深,在趙恆本人尚未抵達澶州時,遼軍主力已先開到澶州城下。
遼軍主帥蕭撻凜在澶州前線被宋軍以床子弩射殺,遼軍士氣大挫。
十一月二十五日,趙恆抵達澶州南城。
趙恆到達南城後想留在南城,有些人也勸趙恆留在南城,因為南城大而北城小,且南城比北城安全。
寇準力勸趙恆到北城親臨前沿,高瓊也勸趙恆到北城,並且不等他表態,就催促衛士們護送趙恆前進。
趙恆終於同意去北城,但走到河邊,趙恆又開始猶豫,經高瓊再次勸說,他才過河。
趙恆登上北城城樓,打起黃龍旗、張起黃傘,城下宋軍官兵遠遠望見,立即高呼萬歲,士氣大振。
趙恆從城樓上下來,又慰問了駐城官兵,當夜,趙恆回到南城。
此後,趙恆再次親往北城,對宋軍官兵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