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2 頁)
都是省城安家的兒子寄回來孝敬二老的。
老倆口省吃儉用慣了,除非票據快到期,平時捨不得用。
這會子之所以二話不說拿出來,一則是看清苓一個姑娘家、孤苦無依沒個親人幫襯,二則清苓帶來的人參品相不錯,老頭子的眼神錯不了。
&ldo;沒錯!&rdo;張有康遞給老伴一個讚賞的眼神,轉頭對清苓說,&ldo;閨女啊,咱家的票都在這兒了,你看哪些是你喜歡的,只管揀走。&rdo;說著,從老伴手裡接過盒子遞給清苓。
&ldo;張爺爺、張奶奶,那我就不客氣了。&rdo;清苓感激地說道。
捋清了舒盈芳留下的記憶,方知沒票舉步維艱哪。
感激的話不多說,往後遇到合適的藥材,再給老大夫送來。
想了想,清苓拿了三張壹尺的布票,三尺布緊著剪裁,能做一件夾襖,天涼了就能穿。
再冷下去,養母留下的棉襖拆了翻件棉裡子,穿在夾襖裡頭,保暖又方便打理‐‐髒了只需洗夾襖就成。
又拿了張半斤的白糖票、兩張豆製品票、半斤豬肉票。她承認自個嘴饞了,想吃點肉打打牙祭。
工業券據說能買牙膏、香皂、毛巾啥的,也拿了幾張。餘下的還給張大夫老倆口。
糧油票她暫時不缺。雙搶過後,就要按人頭分夏糧和新打的菜籽油了。以往舒盈芳是被那一家子極品搶了去,這才年初到年尾都過得慘兮兮的。如今換了她清苓,自是關起門過自己的小日子,斷不會再讓那一家子得逞。
張有康見她挑好票,點點頭,從裡屋拿出一個油紙包,解開綁著的皮筋,裡頭是一堆毛票,數了兩遍,攏共十七塊三毛五分,再添上老伴藏起來的三張大團結,如數塞到清苓手上:
&ldo;你這參品相好,拿去省城沒準能換上五六十塊,但那樣風險大,往返還費嚼用,小老頭我也不跟你客氣,這四十七塊三毛五分你收著,趕明家裡有其他票了,再讓你張奶奶給你送去。&rdo;
清苓沒想到老大夫除了給她票,還要給她這麼多錢,忙擺手:&ldo;張爺爺,我哪能這麼貪心。您也說,拿去縣城的收購站頂了天給我二十塊,我收了您的票,哪能再收這麼多錢?您這麼大歲數了,掙點錢也不容易……要不這樣,這些零票給我,其他的您收回去。&rdo;
清苓指指十七塊三毛五分那堆裡除一張大團結以外的毛票,也就是七塊三毛五分,&ldo;您要不同意,這參我不換給您了,直接拿縣城收購站去。&rdo;
&ldo;嘿我說你這閨女!&rdo;張有康哭笑不得,轉頭跟他老伴吐槽,&ldo;這年頭,居然還有人嫌給錢給的多的?&rdo;
張奶奶倒是鬆了口氣。儘管知道這人參品相不錯,不然老頭子不會這麼大方,讓她把藏起來的大團結也拿出來,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
可參再好,畢竟不能當飯吃,花那麼多錢啊票的,心裡委實不割捨。
好在這姑娘是個善心的,沒有一股腦兒把錢拿走,給他們留了大頭,只要了十七塊。
&ldo;閨女,你講話實在,奶奶就喜歡和你這樣的人打交道。再一個月就中秋了,我兒子肯定會寄票過來,到了奶奶就給你送去。往後你缺什麼票只管和奶奶說,奶奶家裡有的你只管拿去用。&rdo;
說著,把剩下的工業券都給了清苓,&ldo;這票用的地方多,買二兩毛線都得用它,這些你都拿去。&rdo;
對節儉慣了的農婦來說,花票等於花錢,平時捨不得用。可一直放著不留神就過期了,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清苓高興地收下了:&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