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5 頁)
倒也走的不緊不慢。
後山村不大,有些什麼事情,立刻就能傳遍整個村子。
…
葉清帶了兩輛馬車回來,在村裡人看在眼中,自然是認為葉清衣錦還鄉,兩輛馬車裝的滿滿的,讓村裡全部轟動。不少後山村的小孩子都跟在馬車後面,一步步的跟著走回來。
王三叔得了信兒,一早就帶這三嬸和王狗子等在村口。一看到葉清回來,頓時喜不自勝,哽咽的幾乎說不出話,唯有拉著葉清的手,一個勁的說好。
王三叔在蒙山武堂蒙冤,本來以為是天大的禍事,更是下了大牢,九死一生。
在王三叔的心中,蒙山武堂在蒙山鎮比天還大,他們要自己死那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誰想在危難的時候,葉清居然幫自己脫難。葉清短短几句話,就將傅梓薇說服,這讓王三叔開了眼。
武堂的大小姐親自給他賠禮道歉,還送了百兩銀錢,這可是天大的面子。回到村裡,王三叔自然是將自己的遭遇和村裡的人說,葉清自然就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葉清讓車伕將馬車推到王三叔的院中,將東西卸下。村裡的人眼睛尖,這一整車滿滿的貨物、火腿,上好的綢緞,油鹽,點心,各種各樣的必需品都是裝的滿滿,村裡人眼睛都紅了,誰都明白,這就是葉清給王三叔置辦的東西。
王三叔看到大車進了自家的院子,村裡人羨慕的神sè,臉憋得通紅,連稱使不得。這樣一車,他就是三五年也賺不來。三嬸也是連連抹淚,誇葉清長大了。
後山村的幾位上年紀的老人都站在王三叔家的院前觀望著,幾個膽子大的小孩兒跟著馬車進了院子。
王三嬸再也坐不住了,村內的幾位老人見到三嬸,往前趕幾步,又有些害怕的退後。王三叔一家窮困時與這幾位鄰里相熟,如今葉清衣錦還鄉,想要拜訪,卻又怕貿然打擾,折了自己的面子。
“李四娘,孫二叔,方大娘,怎麼不認咱家葉清了?”王三嬸臉上全是笑容,伸手拉住一位滿頭花白的老太眼含感激道:“李四娘,葉清小時候吃了毒蘑菇,當年要不是你連夜揹他五十里山路去蒙山鎮求醫問藥,早就沒了現在,今兒怎麼生分起來了?”李四娘顫顫巍巍地將手在圍裙上抹了幾下,握著葉清的手,雙眼通紅,哆嗦著嘴說不出話來。
王三嬸從車伕手中接過上好的火腿,塞到李四孃的懷中道:“這是葉清從蒙山鎮孝敬你們的,清兒是個好孩子,可是從不忘本!”
李四娘眼淚“唰”的就流下來了,山裡人哪裡見過這樣的好東西,連連點頭稱好。
王三嬸一番話後,躲在院外的鄰里果然紛紛進門,圍著王狗子一家和葉清講個不停。
王三叔三嬸滿面紅光,不停的把葉清和王狗子扯來扯去,這個也孝順,那個也有出息,敬畏的目光中充分的滿足了身為父母的臉面。
葉清恭恭敬敬的向大家抱拳行禮,眾鄰里連稱不敢。葉清是什麼人?那是後山村最有威望的八太爺口中的大人物,鄰里們的手都不知該如何放才好。
葉清揚聲道:“患難見真情!葉清從小受眾為長輩接濟之恩,終生銘記而不敢忘,今rì略備薄禮難酬諸位恩義萬一,聊表心意。”
後面的車伕拉過幾大車禮物,王三叔和王三嬸窮困過,自然知道村裡人需要什麼,幾大車綢緞,肥羊,甚至還有山裡貧苦人家很少用到的酒、jīng鹽自是不缺。
王三叔一家身邊圍滿孩子,雖然衣衫破舊卻興高采烈,王狗子在給孩子們分發點心和糖果。
在傅梓薇的眼裡或許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不過在這些窮苦的山溝裡,這可是最好的禮品了。況且,這滿滿兩大車貨,在道上壓出深深的車轍,讓村裡的人羨慕的緊。相識的村民都說王三叔前世結了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